在宸王爷见过了永和之后,了解了永和的为人处世之道,玄宸对永和倒是大加赞赏,很是欣赏他。
更是想要把明珠嫁给他了,只是担心侯门一入深似海。而我则是宽慰他道:并非如此。你只想着你自己便是,当初娉婷嫁与你,不也是好好的么?如此,你也不必不放心了。永和的为人你我都是知晓的,何来的不放心呢?
玄宸听闻,也是释怀了。
明珠同永和见过,二人似是一见如故,很快便着手于婚嫁诸事。
而在此期间,明珠回到阔别多年的王府待嫁。卿卿等人也都回了林府,一时间原本热闹的皇宫又归于冷寂。
这一番转变让婉容很是不适应,于是她过来同我撒娇:母后,我要跟着卿卿姐姐回去看看,好不好嘛。
我只觉得不适宜,刚想出声拒绝,哥哥便道:小女儿心性,你便允了罢。反正林家大得很,随她玩儿去。
我只是怕她给你们添了麻烦。我笑一笑。
如今父亲身子骨比不得从前那样好了,孩子多也热闹一些。何况公主自小没有回过林府,父亲也很想见一见孙女儿。听着哥哥如此说,我也是不忍再拒绝。含着几分突如其来的泪意,我点了点头。
婉容见我答应了,笑着对哥哥说道:叔父最疼我了!
话尽,便跑了出去,同那几位姊妹玩儿去了。
哥哥临别前同我说话:父亲这几年很想你,有空回去瞧瞧罢。
我点点头道:我知道,劳烦哥哥好好照看父亲。待我闲下来了,我便回府看一看他老人家。
父亲很想见你一面,你也是要早早回去看一看。哥哥语重心长道,自从晓得娉婷没了之后,父亲便落了病根,心病是无药可医的
我晓得了,哥哥。我安然回应,心中感慨良多。
近日来,婉容去了林家,宫中清净了不少。
但是后宫安宁下来了,前朝却有所异动。然而永誉虽知其事,却始终没有所动。
在大祸酿成之前,我曾去予以殿见了永誉,亲口问他:你知道为什么当初要以禾字为名么?
是要社稷黍离之意。他回答从容。
错!是要你爱护民生,只有民生安泰,你这个皇帝才可以坐享齐人之福!永誉,当初你的稢字正是此意!我则是语重心长道,你知道么?民生安泰的前提,是你要学会在朝中安排心腹。
母后,我不懂!你为什么要教我圣贤之道的同时,又要让我领会到权术的肮脏呢?永誉皱了皱眉头,颇有疑惑。
而我则是道:圣贤之道是为了你自己的史书垂名,而这同权术本没有什么大相径庭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