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待我情深至此,而我却现在才知晓。他深爱我多年,我却始终懵然不知!
一切缘来,都是因果。
这么多年来,能让他敞开心扉诉说真情的人,大约我是第一个。然而,到了最后,也是我第一个不要他
他曾经爱过的我,不过是一个他想象之中的人罢了。却因为这个想象之中的我,要去了他的性命。
我和他,就这样错过。结果只是因为一次擦肩而过,我和他,就再也见不到了。
碧桃影里誓三生,他不曾和我说过,也不曾告知于我我忽而得见其中一幅画卷,上头画的是我同他坠崖时的样子,没有华贵的衣衫,没有玲珑的首饰,有的只是那几日的相濡以沫。
而唯有那一幅上头缀了字,我得见,是徐再思的《折桂令》: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症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我喃喃念出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原来如此。你我,竟错过了这么多年不止你我,我和你们都错过了这么多年
那一些来不及说出的话,都彼此伤害了多年。
锦瑟见我如此,不忍道:娘娘莫要伤心
咱们走罢。我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画卷,回眸贪看这所有的画卷,这些,都是洛亦华对我的相思和眷念。
我怕,我怕再看下去,执念更深,更不忍见。
离开了洛府之后,如婳见我总是不大高兴,于是建议道:奴婢听闻近处有一家茶馆,还可以听戏,小姐去么?
我想着倒也可以前去一观,于是应允。
这茶馆格局到时开放,不似平常的酒馆那样只重视装修。这里的茶馆是根据茶道精髓而成的,因而人坐在里头,总觉得心思都渐渐沉静下来了。
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倒是再好不过的了。
听闻这里素常都来得茶友说,这里的茶馆主人是个很神秘的人,从来不曾露面。
不露面?为什么还要开茶馆?那是每个人都不知道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个茶馆主人,必然是个爱茶的人。
否则不会在这样的繁华街道开办一个宁静茶馆。
但是,这个世上,终究是有人喝了一辈子的茶,却始终没能够参透茶道带来的一个悟字。
就如我,在人生中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也始终悟不了一个情字。
我喝着一杯江山绿牡丹,准备宁神静气,忽而得见一高楼之上有一女子默默垂首拭泪,我觉得好奇,于是让如婳请她过来一同听戏。
待她走近了,我才真的看清楚她的面容。是位清丽佳人,小家碧玉。然而我见她身上穿着亮丽,不像是为生活所哭,于是开口相问:妹妹这又是如何?
她抬手拭泪,苦笑道:只是方才见着陌上杨柳枝翠绿如幄,忽然间想起丈夫还在封侯拜相。
他没有回来么?我又问。
她摇摇头:没有,一直没有回来。我听说,他已经成了大官,倒是每月都有银钱补贴于我,只不过我从前与他一同受苦也不曾如何,我不想要富贵荣华,只不过是想要一个家,想要他回到我的身边来。
我淡笑着开口: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女子伤心处,也莫过于此。
她不复说话,只是隐隐啜泣着。
此刻茶楼说书人一拍醒木,嗓音洪亮道:今日的故事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事情,各位看官,请听好了。
话说前朝年间,在江南有一户林姓人家。林家是江州有名的富商,不仅财运亨通,在官场上也颇为得意。因此,江州林家是方圆百里都想要巴结上一分一厘的大宅。而林家老爷娶了几房姨太太,所出的不过也只有个嫡妻遗留下来的女儿,名唤作林嫣然
听至此处,我的心不由咯噔一声响。而我身侧的如婳也准备起身上前制止那个说书人的话。我以眼神示意,让她先坐下来,听一听那说书人的故事。
而如婳则道:可,这犯了小姐的名讳。
名讳皆是身外之物,无妨。
于是如婳微微咬了咬唇,敛衣坐下。
说书人又开始从头娓娓道来,这个故事缠绵悱恻,令人渐渐觉得直欲潸然泪下。
那年的江南,烟雨漫漫,满汀芳草。曾执伞偶然踏过的青石砖,辗转留着微雨的意味,那样悠远绵长得耐人寻味。仿佛是在岁月里浸泡得久了,生了青苔般,流露出那样甘涩黯淡的韵味,而那座大宅,锁住了一个女子的一生。
林家老爷无子,便全心全意地将自己平生所学尽授于独女,望她将来能够独当一面,与夫家长安一世。那一年,她已是十四岁的芳龄,正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年纪。那时的她,已经是全江州家喻户晓的才女,三岁吟诗,五岁填词,琴棋书画样样都是精通无误的。而林嫣然不仅是才女,更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人,才貌双全,秀外慧中,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