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大嫂心里有定数了,不防趁着现在都有空,说出来听听?”
李若依一如既往的脸上挂着微笑,慢条斯理的对着王大妮说道。
“你算老几,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王大妮自然不愿意把她心里的小算盘抖出来,冲着李若依翻了个白眼,抓起一个葱油饼就走了出去。
李若依摇摇头。
就算是娘不当家了,这个管家的位置,也不能让给这个自私自利的王大妮。
“若依,你看看,她这什么德行!天天明着暗着的拿话套我,就想着当家,管家里的家业。看她这个德行,她能做点什么?这个家交到她手里,能落个好处?”
娘一脸愁容。
“娘,其实,我倒是赞成你不做这个当家的了,天天吃苦受累的,管了大的管小的,何苦来着?都这么大年纪了,该享受一下晚年了。”
李若依小声对着原主娘说道。
她抬起头,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娘。
三个月的功夫,娘更加苍老了,脸上的皱纹更多更深了。
她不想让娘如此劳累。
“若依,你的意思是,让出这个当家的位置?”
在八零年代,一大家子全部聚堆在一起,还没有分家的人家大有人在。
村里的土地,刚从大包干转型为责任田,而村里的大部分人家,还保留着大包干时候的生活习惯。
倘若是分家单独过日子,就像是张永生一家一样,会遭受到村里人的耻笑。
所以,娘宁愿吃苦受累,也要让三个儿子都跟她生活在一起。
“娘,当家只不过是名号而已,你当家这么多年,多干了多少活计,多操了多少心?看看村里的婶子大娘,哪个有娘这么多的白头发?”
看着娘一头白发苍苍的头发,李若依心里酸酸的。
“若依啊,娘不操这个心,他们三个,能过好日子了?你大嫂心眼小,又是个吃里扒外的,两位两个是没有心眼的,天天被你大嫂戏弄,这个家到了她们手里,不得散了?”
“娘,放心吧,散不了。”
李若依往门外看了一眼,趴在娘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若依,你说什么?分家?”
娘惊讶万分,起身从灶台上站了起来。
“若依啊,村里都是大家大户的过日子,哪里有像张家那样,两个儿子单独分开过,还把老人跟小燕分两家去,这不是让人家笑话吗?”
原主娘的脑袋,摇的如同拨浪鼓一般。
“娘,咱们得转换一下思想。”
李若依耐心的做原主娘的思想工作。
已经六十多岁的人了,再跟年轻时候一样操持,身体哪能受得了。
再说,哥哥们都已经成家,该是独自撑起门户的时候了。
“娘,你听没有听说,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号召咱们老百姓,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呢?”
恰巧此时,挂在门上的喇叭里,响起了字正腔圆的播音声。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大势所趋,是时代的进步,是咱们老百姓的福音。在领导人的带领和支持下,广东、深圳等城市,已经迈开大步,快速向着市场经济迈进。”
娘听的一愣一愣,她哪里知道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
“若依,这都是什么玩意?”
娘一头雾水,疑惑不解的询问。
“娘,如同我们家一样。向着娘跟我三个哥哥家生活在一起,家里要干什么,要种什么地,吃什么饭,都得听娘的。可要是咱们分家了,娘同三个哥哥分开,三个哥哥家要做什么饭吃什么菜,都随他们自己的意思。”
“这跟那市场经济有什么联系?”
原主娘压根听不懂。
李若依耐心解释。
“娘,你看,我三个哥哥都是三十多的人了,大哥有木匠手艺,二哥三哥又都会打石头,分家之后,他们赚的钱都是他们自己的,谁有本事,谁赚的多,他们干活的积极性,不就提高了。”
“可是,若依,他们自己能过好吗?”
娘还是迟疑不决。
“娘,他们都是当爹当娘的人了,过好过不好,还不是看他们自己的?不试试看看,哪个能知道他们能过成什么样子?”
娘沉默不语。
“娘,分家后,跟三个哥哥说明了,我们兄妹四个人,轮流赡养娘,这样以来,娘不就清闲了?”
李若依知道娘是担心她自己的赡养问题,所以直接把赡养老人的话说了出来。
“娘,我拿房子眼看着就要盖好了,到时候娘想过来住,随时都可以过来。”
“若依,我有三个儿子,再让闺女养老,岂不是被人家笑话?”
娘一脸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