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今晚我就住在这里,要是那婆娘还找事的话,我打死她。”
张建国苦笑着摇摇头。
赵金花终归还是要在村里生活的,要是天天这么提心吊胆的过活,这日子,也是在是太累了。
“若依啊,拿着这一百块钱,去帮着置办点东西,虽说这吴大勇是被赵金花毒死的,那也是替我挡了一条命不是,算是我的替死鬼了,帮着置办寿材和寿衣,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若依把钱接了过来。
“建国,我说你这就是多余的,这都是赵金花自作自受,你何苦要出这个钱?你看看她办的这些事,有一件是人干的吗?要是放别人身上,别说给她一百块,还得让她倒贴钱给咱们,精神损失费,误工费,都得她出!”
金梨花一张嘴巴,如同打机关枪一般,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得了,让建国大叔休息一会。”
李若依把说个不停的金梨花拉到一边。
“我一会到镇子上买些布料,梨花婶子的手艺好,就给吴大勇缝制一身寿衣,村里有的是木材,喊几个木工做一口寿材,中午在我这里吃饭,就这么定了。”
冤家宜解不宜结。
人死为大,现在吴大勇人已经没有了,何苦苦苦揪着这些事不放。
只要赵金花不再为非作歹,她李若依都可以既往不咎。
怕的是,等吴大勇的事情一过,这赵金花又恢复原状,搅和的村里整日不得安宁。
到镇子买布料,缝制寿衣,做寿材,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
赵金花平日里嚣张的很,遇到事情的时候,却是个没有主意的,加上家里的钱财都被偷走了,手里压根就没有置办后事的钱。
要不是张建国慷慨解囊,风光了一辈子的吴大勇,只能穿一身单薄的棉衣下葬了。
村里人提起这件事,无不为张建国的大度纷纷翘首称赞。
或许是赵金花良心发现,也或许是因为惧怕蹲牢,她倒是消停了许多。
该来的终究还会来,当赵金花坐在破破烂烂的家里发呆的时候,两个穿着制服的人来到了村子里。
赵金花被带走了。
李若依同张建国,终于松了一口气。
没有了赵金花作恶,他们不用再惧怕她来寻衅滋事了,张成才也得到了消息,带着媳妇抱着孩子从娘家回来了。
一切都恢复了原来的情况。
李若依再次忙碌起来。
张永存帮着盖好的大棚里,重新栽上了中草药,张永存得空的时候,如同侍弄孩子一般,天天窝在试验田里。
有了张永存的帮忙,李若依这下可省心了许多。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她听说,因为要整顿教师队伍,许多教学质量不怎么样的民办教师,都被劝退回村务农了,这其中,就包括挖空心思,想要民转公的张永生同吴小媚。
镇子上教师本来就缺少,现在一下少了两个老师,而县城的老师,都不愿到这偏僻的镇子上来,缺的位置上,一直没有老师担任,学校里乱做一团。
特别是毕业班,那些本来就不抱有希望的学生倒是无所谓,可是像张小燕这样的一心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穷学生,急的心急如焚。
还有三个月就要中考了,却没有老师教学,再这么下去,哪里有升学的指望?
李若依灵机一动。
上学的时候,她可是名副其实的学霸。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她样样都是佼佼者。
况且,前世的她,可是堂堂的医学博士。
虽然离开校园多年,区区初中的学识,对她来说,还是小菜一碟。
李若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她要到镇子上的学校去代课,直到学校里有新老师来教学。
“若依,你何苦操这个心啊!”
得知这个想法,原主娘及婆婆、张建国等人,个个疑惑不解,纷纷过来询问。
“上学对一个人的人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咱们山区的孩子,走出这座大山,最便捷的途径,就是上学,考上高中,考上大学!所以,我一定要帮助孩子们!”
李若依打定主意,任凭娘怎么劝说,她铁了心就要到学校去代课。
代课这件事,好办的很。
毕竟,她认识的忘年交,孙教授的儿子,就是县城教育局局长。
孙局长非但答应了李若依代课的请求,还特意做了批示,每个月都会发放工资。
李若依到学校去代课,解决了没有老师上课的难题,但是,有一个人气的要死,明着暗着想把李若依弄回家。
她就是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