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正宇已经连几日不曾出门了,连早朝也没有上。
并非他意志消沉,从夜熙的离开中逃不出来,而是着实没法出门。
门外是厉正寒的私兵,自那日夜熙回国后,便一直守在将军府外。
夏正宇曾多次交涉,厉正寒却以“抓叛国贼”为由,按兵不动,也不让夏府的人出门。
只有在夏府粮食亏空时,才肯放些人出去,即便如此,从出门到回来的过程,都会有人监视。
厉正寒与夏家的关系,虽然明面上没有撕破脸,但彼此间都心知肚明,气得夏重直骂厉正寒“不孝”。
出征多年的老将军,骂起人来难听非常,偏生厉正寒还是他的女婿,纵使自己身份再贵重,这般受骂也是合情合理。
厉正寒脸色铁青,想起家里那个疯疯癫癫、又哭又闹的夏听雨,恨不得现在就一纸休书将她休了。
自夜熙走后,夏听雨便吵着要恢复自己的正妃之位,正巧厉正寒有意保持自己仁德的形象,便应允了她。
一下子,府上的下人都开始巴结她,她竟也渐渐跋扈起来,虽比一开始怀孕时已经乖了很多,但已经足够厉正寒看她不顺眼了。
此时再被夏重如此痛骂,厉正寒更是对她起了怨毒的心思。
无奈,此时若没有夏听雨,夏重就是杀出一条血路,也要杀到外面去。
双方都明白,谁也不可能真正地动手,一旦谁主动起来,定会被扣上“反叛”的帽子,夏重正是察觉了此事,才一直按着夏正宇,不让他出门起冲突。
这倒遂了厉正寒的心思。
他的目的,就是要让夏府不出声。
在夏家人听不到的外面,已经流言四起。
从夜熙亲吻夏正宇的脸颊开始,一路发展到夏正宇因馋涎夜轲国公主美貌,竟通敌叛国。
具体的事情,厉正寒都懒得编撰,只要稍稍放出一点消息,民间的百姓自会跟着讹传,连细节都编撰得一清二楚。
最先得知此事的,是夏倾月。
镜影茶楼得到的消息非常迅速,不但得知了有关夏正宇的流言,连夏家被厉正寒围堵一事,她也听闻了。
她心中焦急,却无可奈何。
厉暝池不肯借她一兵一卒,甚至有意派人看着她,禁止她回娘家。
即使眼看着夏倾月消瘦下去,厉暝池也只能暗自心疼,却不肯让步。
他俩都心知肚明,厉正寒与夏家绝对不会打起来,但此事一旦有人插手,那人便会承担“通敌叛国”的所有罪名。
若搭上的只是整个三王府,他厉暝池或许还可凭借自己的身份拼一拼。
可自有了夏倾月后,他就输不起了。
被误会也好,他绝不会让夏倾月去做傻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