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河口暴乱(2 / 2)

食神圣典 咸鱼甩尾 1513 字 2021-07-18

“朕已经减轻赋税了,可是比北堂墨煜时的赋税还要低。”皇帝道。

他总觉得这些人都是想要与他作对一般,明明他做的已经够好了,却仍然得不到认可。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朝廷是朝廷,地方是地方,陛下可能保证地方的官员所收的赋税比以前少?如果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那么为什么河口的老百姓,却仍然要选择死路一条?”陈灏问道。

“你的意思是说,那些贪官污吏!”皇帝咬牙切齿道。

难怪了,他说他一过江北,处处都是萧条的景色,他本就是为了寻找解毒之法,哪里有心情管闲事,现在想想,似乎有很多事情他都忽略了。

“陛下回去的时候,可以顺便转一转,如果可以,去河口一趟,给那些死去百姓,一个说法。”陈灏神色有些黯然。

这个世界,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发生不公,而他能做的,也许只能是事后弥补。

“难道要让朕给他们道歉?”皇帝道。

发生什么事情,皇帝心中多少也猜测到了,但是他是皇帝,怎么能向这些人低头?

“几百条性命,难道不知道陛下一个道歉?”陈灏的语气冷了一些,看着皇帝的眼睛,态度强硬。

“是地方官员蒙蔽了朕,那些人才是罪该万死。”皇帝道。

“那些人自然该死,陛下若是能亲手手刃那些欺上瞒下的贪官污吏,不是恰好可以给河口百姓一个最好的交代吗?”陈灏提示。

“你是说……”皇帝的眼睛亮了亮,显然明白了陈灏的意思。

“有些事情,陛下亲自去做,反而更有意义。”陈灏神情暗了暗。

河口暴乱,可以说是这几年来,江北最大的一次暴乱,引起的轰动也是最大的,皇帝对于造反一类的事情,一向是铁血政策,根本就不给任何辩解的机会。

既然皇帝主动提了起来,陈灏也不得不说几句。反正现在皇帝也奈何不了他,他也可以畅所欲言,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江北的那些官员,多是当地有名望之人,若是他们自己鱼肉百姓,别怪老夫从这里一路杀回去!”曹公公放下碗筷,显然将两人的谈话全部都听了进去。

“也不能以点概全,我也听说江北有个全县,治理的就挺好,我们来时也路过那里,那个县令亲自带领衙役给百姓盖房子,今年冬天可是没有饿死一个人,而且我也在全县吃上了鲜嫩的豆腐。”陈灏笑道。

贪官污吏,是任何时候都杜绝不了的,地方有名望之人,大多数还是被百姓认可的,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害群之马,要做的是尽快把他们都找出来除掉。

“全县,是不是江东一带的一个县,竟然有这样一个县令,怎么朕从来都没有听人提起过。”皇帝也是感兴趣起来。

这些不好的没有人说给他听很正常,但是这好的,问也没有人说给他听呢?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县令太过独特,别人若是把他的功绩颂传,那么放眼整个王朝之内,能做到像他一样的清廉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谁又希望别人比自己更加优秀呢?”陈灏道。

“这样的官员就应该多多宣扬,别人不做,朕亲自去做!”皇帝忽然道。

就像是突然开窍了一样。

“那我们回去的路程之中,也要加上这个全县。”曹公公道。

他也想看一看,那个帮助百姓建房子的县令,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陛下何不设立这样一个机构,专门将各地发生的事情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会聚在一起,然后再分发至各个州府。”陈灏道。

“各个州府每月都有奏折上呈到朕的手中。”皇帝道。

“陛下,有些事情你知道了,但是天下的百姓不知道,如果每月一次将朝廷内发生的大事,以及朝廷的一些政令,编辑出来,张贴到各个城门口,让天下百姓都能看得见,这样有些事情是朝廷做的,还是地方官员做的?天下百姓便能一清二楚。”陈灏道。

每日一张的报纸,在这个时候显然不现实,但若是每月一次,还是可行的。

如果朝廷的政令张贴出来,那么地方官员如果私自增加赋税,百姓也能知道。

“这倒是个好办法?”皇帝又是大喜,这真的是解决了他一个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