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三字经》很短,仅有一千余字。
婉嫔一口气读完,惊的捂住了嘴巴,眼里的惊异之色,深深的惊艳已经表明了她对这篇短文的称赞。
“天哪?这样一篇文章我竟然闻所未闻?”过了良久,婉嫔才惊叹出声。
在皇帝面前,婉嫔一般可不会先皇帝发表意见,这会影响皇帝的发挥,你都说完了,皇帝还说什么?
你要等皇帝先说,等皇帝说完,你跟着附和就可以。这样才能彰显出皇帝陛下的才高八斗雄才大略。
此时皇帝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这篇文章他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几页薄薄的纸在手中反复的看。
“孟子义,这孤篇你是从何得来?”
“陛下,是孟院长从火中取来,昨夜书馆着火,孟院长不畏生死,冲入了火海,拼了命的从火中抱出了几卷书籍,这是从其中一本书籍里掉落出来的。”
陈灏先孟子义一步上前解释,孟子义听到这话,急忙低下头,掩饰眼中的一抹诧异之色。
他不知道陈灏为何要撒谎,他却没有选择拆穿,因为他与皇帝从来都不是一路人。
“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籍?”皇帝疑惑,拿着这几张纸翻来覆去的看。
“这纸看起来很新啊?就像是刚写的一样?”
刚写了也不过四五个时辰,你说新不新?
“陛下,是孤篇《绝世》中掉落出来的。”孟子义帮着陈灏打掩护。
两人谁也没有看对方一眼,却非常有默契的撒了谎。
“《绝世》?我记得宫中的那本就是从学院抄录的,当时可没有见到这篇文章。”
“我们也好奇呢,我也是纳了闷,难道学院隐藏了一位惊天大才?难不成是这孤篇刚刚出世,昨夜那场大火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浴火重生,方能出世?”陈灏夸张的惊呼。
孟子义听了臊得耳朵都红了,他觉得陈灏挺贪财的,现在看来脸皮厚不要脸也是一大特质。
“明德学院经过此劫,能收获这篇文章也是不幸中的大幸。”孟子义说这句话,是真的心里话。
“你是说明德学院里隐藏着一位大才?”皇帝眉头紧蹙。
“可不是,陛下您看看,这纸这墨我们都研究过了,确实是明德学院里的东西,一定是有人写了放在书中夹着的,这人不为名不为利,却又不想这文章从此埋没,想必是位淡泊名利的大才。”
陈灏此时不要脸的夸,可劲儿的夸,反正夸夸也不累,只要能将皇帝忽悠过去就行。
皇帝此时沉默了,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许久才说,
“这字迹也不错,大气磅礴,像是影体字,却又不尽然,我记得孟子义你是学过影体字的,不过这纸上的字可比你写的好千万倍。”皇帝淡淡道。
皇帝的话里没有欣赏,没有惋惜,却带着一丝冰冷。
陈灏暗暗心惊,他怎么忘了字迹这回事了,幸好孟子义当时心境大变,整个人的笔风都变了,不然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却不知过了今日,孟子义写字,再也没有用过影体字。
后来孟院长说,是因为那日山顶风大,他的身体很痛,所以才写出了那几张好字,那是真正用了心的。
后来再没有了那种心境,就再也写不出这种书法大家的字迹了。
写的不好,索性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