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是彻底的闹大了,皇帝就算不介意你们几个派系相互之间随便的抽,但是守旧派那天真的是丢尽了脸,接下来的日子像是抓住了理似的不依不挠,连续吵了好几天。
于是孟子义只上了一天的朝堂就被贬了,孟子孝作为孟子义的亲弟弟,也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牵连。
孟子孝上表,愿意与孟子义一同被贬,好在皇帝早就对守旧派的那些个老头有意见了,孟子义骂的爽快皇帝心里也高兴啊,但是动手这一点确实过了。
孟子孝的上表被皇帝压了下来,孟子义被贬了,扁到了一个偏远的胳肢窝的地方,安排了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而且要求三年不得升官。
孟子孝却被留了下来,而且还安排了一个不错的职务。
你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完了?完全不是。
孟子义就是孟子孝仕途中的一个绊脚石。
守旧派的人找不到孟子义出气,将所有的怨气都发在了孟子孝的身上,好在孟子孝为人稳重,做事踏实情商高,短短几年时间,居然没有被排挤下去,还升了官。
孟子孝的优秀表现,时不时的在皇帝面前晃悠一圈,让皇帝没有忘记当年惊才艳绝的探花郎。
三年期满后孟子义就被调回了金陵城,做了一个品级不高的县令。
炸弹不是放的时间久了就不会爆炸,只要遇到爆炸的理由谁也控制不住,依然是威力无穷。
孟探花这个炸弹回来了,预示着错综复杂的朝堂又将波澜再起。
孟子义天生豪爽,爱喝酒,喜欢结交一些狐朋狗友,性格豪放,不拘一格。
孟子义再豪放,老婆孩子也得生活啊,孟子义可不管这些,他经常一个人出去豪放,把老婆孩子寄养在孟子孝家里。
孟子义倒是豪放了,孟子孝可就要破费了。可怜的孟子孝,要养自己的老婆孩子,还要养嫂子和侄儿,经济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好在孟子孝当时官做的不错,钱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也是小事。
两兄弟在朝堂之上长期被守旧派的人士打压,一直得不到重用。
后来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新皇帝年轻气盛,更加欣赏创新派。
以孟子义和孟子孝为首的创新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曙光。
两兄弟都得到了重用,孟子义更是一度担任了户部尚书,孟子孝历任要职,如今更是做到了宰相之位。
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孟子义再次发挥了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不知为何又突然跟创新派杠上了。
在朝堂之上与创新派大打出手,连皇帝的面子一点儿都不给。
这件事情让皇帝耿耿于怀,再见到孟子义再没有半点好态度。
创新派这次是真的火大了,联合起来把孟子义赶出京城,孟子义又开始了漫长的贬斥之路。
别人都是长兄稳重,弟弟跳脱一些,哥哥照顾弟弟。
这两兄弟完全反了过,哥哥闯祸,弟弟在后面跟着擦屁股,还时不时的被哥哥连累。
孟子义又闯了祸,孟子孝没办法,连续上了三道奏表,要求和哥哥一同承担罪责。
朝廷知道是孟子义那火爆的脾气爱惹事情,不关孟子孝的事情,倒是没有为难孟子孝。
孟子孝在创新派当权的日子里,虽然受到孟子义的牵连,最终都挺了过来。
又这样过了十多年,好在孟子义及时潘然醒悟,认清了自己不是做官的料,于是一张奏表上书皇帝。
老子不干了,然后跑去教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