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的前一年,鲁迅先生为过度的工作夺去他的生命,他没能亲眼看到,中国是怎样的搬动起来,可是远在一九二三年,鲁迅先生就预言过,说过这样的话: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人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一个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现在这鞭子未出所料的打来了,而且也未出所料的中国是动弹了。
综括鲁迅先生一生的工作,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主席蔡元培先生和副主席孙夫人说的,“承清季朴学之绪余,奠现代文坛之础石”。又说鲁迅先生的全部工作可“唤醒国魂,砥励士气”,是很正确的评论。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鲁迅先生逝世,享年五十六岁。
现在开演的是本剧第四幕,表现鲁迅先生在他多病的晚年,仍然忍受着商人和市侩的进攻,这种进攻从来没有和缓过,或停止过。鲁迅先生的一生,就在这种境遇之下过去的。但现在他倒在了地上,在他殡葬的时候,却有了千万的群众追随着他,继承着他,并且亲手在先生的桐棺上献奉了一面旗子,上面题着“民族魂”。
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鲁迅先生在一个朋友的私宅欢迎外国朋友。(鲁迅先生递抗议书和欢迎外国朋友在时间的顺序上是倒置了,这是为了戏剧效果而这样处理的,请诸位注意并且予以原谅。作者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