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着介绍:“虽然它是仿制的,但也可见作图者功力不浅,经过我们专家鉴定,这幅图基本上可以以假乱真,所以喜欢这幅图的先生可以留意一下。”
接着主持人和鉴定专家又继续介绍许多关于这幅图的历史和故事,以及来源等等情况。
很快这件古董就让王耀祖觉得,这是为他量身打造的。
因为这个古董上档次,虽然是仿制的,但也是古人的手笔,有历史价值和历史韵味,何况仿制得这么像,喜欢原作的人肯定都心动了。
想想把这幅图买回来,挂在店里,来的客人们也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亦真亦假,可观赏,也可玩味,这不是很提高店铺的逼格吗。
其次,这件古董的价格注定不会高,因为它不是真品,在真正的古董行家,大收藏家的眼里,入不了法眼。
失去了真正骨灰级玩家的竞争,那么这幅画的竞争力就小许多,所以价格也不会涨得太高,差不多的王耀祖都可以拿下。
想象着在店里面,王耀祖给林可可慢慢地介绍这幅画作,欣赏这画的美丽和历史韵味,甚至是在她欣赏的时候偷偷从后面抱住
总之,这是一个物美价廉,适合王耀祖的古玩,所以他一定要拿下。
“现在大家可以开始竞拍了,起拍价是一百万。”
一百万的价格并不低,但考虑到是明代的作品,折合来算的话,一年也升值不了多少钱,所以还是比较合理的。
王耀祖第一个举牌了:“一百万。”
“好的,一百万,这位先生看得出挺喜欢啊,很快就举起了手。还有人吗?”
不少人也喜欢富春山居图,于是喊价声不断出来。
“不会吧,一个仿制品你也想要,你脑子秀逗了吗?”
听了霍思燕的话,王耀祖便回道:“仿制品也不错啊,也是有年代的东西,画工也是可圈可点,这样的仿制很ok了,总不能把正品买来吧,就算能买来,最后也得上交国家。”
霍思燕却是不屑道:“一个仿制的,现在随随便便哪个人都画的比这好。”
“那不同,那没有年代,就没有那味儿,这可不止是看画儿的,还看这背后的历史,不是说可以跟古人对话吗,现代的就没有这种感觉了。”
霍思燕无语地摇摇头,对她来说,要么就是正品,哪有收藏仿制品的理。
王耀祖知道她的意思,但他预算有限,目前也就这个合适。
价格来到两百万,也就基本差不多了,王耀祖始终争夺制高点,坚决拿下这幅画。
“两百零一万。”
看到还有人跟他抢,王耀祖没有犹豫地举牌。
“两百零二万。”
“两百零五万。”
“两百零八万。”
“两百一十万。”
叫到最后,只有两个人在竞争,没有人继续加入。
似乎是故意要和他较劲一样,那个人始终没有放弃。
“两百三十万!”
王耀祖举牌举得得有点生气了,不知道这个人为什么和他过不去,现在已经来到两百三十万的高度,对于一个仿制品来说,这样价格已经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