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最该得意却得意不了的人(1 / 2)

当然了,尽管董长恭端的好相貌好气度,尽管魏晋元养尊处优锦衣郎君,但这流水席上的主角却是王宁佑。

魏员外亲自将王宁佑迎到主位,众人看他的目光都带了点叹服仰望的味道。村里人各家都在盘算着,要把自家的儿子、孙子往王宁佑那里送。毕竟败家子都让他教导成材了,更何况自家的聪明小子。

董老赖家最得意,可在村里人面前一顿好吹。我们家大孙子石头早早地就拜在王先生门下,我也不想他考什么科举有什么大出息。王先生现在名气大了,又有魏家这关系,石头背靠大树好乘凉,怎么着都能挣一个好前程。

其实,董家村里,有一个人应当比董老赖更得意。接理说,她应该是现下最得意的人,可惜如今却处境尴尬,想得意也得意不了。

这个人,就是王柳氏。几乎整个董家村都知道,她跟王宁佑闹翻了,为了未来女婿的一点盘缠,她把庶子赶出了门。所以王宁佑再出名声出风头,她也拉不下脸往上凑。

至于她一心向着的未来女婿,虽说也中了举风光了,可未来亲家公亲家母却故态复萌,有意无意地总在避着她。别说那俩老的,就是长栓、长根俩夫妻有时遇上了碰见了,他们居然还眼皮子一耷,看到也装没看到。

王柳氏心里是后悔的,后悔不该直接跟王宁佑闹僵了。要是还维持面上的一点和气,这会子就好叫他出来斡旋转圜了。上一次不就是宁佑两口子出面,才把大妹的婚事敲定的么?

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人到用时才知好。其实这个庶子性子挺好的,自打进了王家,从没出过错,交代的事回回都办得稳妥。

只是她那天把话讲得那样绝,这会子总不能自己送上门去给人家打脸吧。即便宁佑不计较,他那个嘴上不饶人的恶婆娘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恨因为十亩田的事,跟亲妹子又闹得不太愉快,眼下她竟是孤立无援,身边连个商量事的人都找不到。王柳氏越想越郁闷,胸口堵得慌,继而厌屋及乌,最近看王大妹也不大顺眼起来。

怪来怪去,都怪自家闺女不争气。没那个本事就不要巴着董长恭,既然想攀高枝,就得使点手段出来,把人家死死地攥手心里。

现在这样算怎么回事?成又成不了,黄又黄不了,弄得村里人尽皆知的。万一哪天真结不成亲,到时候大妹再想说一户好人家,恐怕都不太容易了。

王柳氏心情恶劣,语气更恶劣。王大妹这两天平白无故地被训斥了好几次,这丫头本就是个粘土性子,逆来顺受,只在人后偷偷垂泪。

王小妹虽刁蛮,但跟自家阿姐感情却是极好,瞧不过去,便道:“阿姐,你别记恨咱娘,她这是为你的亲事,心里急呢。”

王小妹都能看出来的事,王大妹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小妹,我不是记恨娘,我晓得娘的苦处。我是恨自己,太没用了,总是惹得娘烦心。”

王小妹不认同王大妹这种听天由命的生活态度,“阿姐,你这天天哭也不是个办法。要不然咱们去找大哥。大哥有主意,他一定会帮你的。”

“可是娘都说要跟大哥断绝来往了,我们现在去找他,他肯替我出头么?”

王小妹说王大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哥多宽厚,平时对娘多孝顺,他哪能记娘的仇啊?再说了,就算他生娘的气,能把气生到咱们头上么?大哥就不是那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