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个字具体讲的是啥,张小花并不十分明白。但唯一可以肯定,应该是好话,跟魏晋元他爹那块“为人师表”应该差不多的意思。
可魏老头是因为魏晋元中了举人才送来的那匾,这杨四郎一没金榜题名二没有啥了不得的大出息,杨老头无端无由地送块匾来干嘛呢?
就因为他们教杨四郎认会了几个字?通读了三字经千字文?
没错!就因为杨四郎认会了几字个通读了三字经千字文,杨员外那叫一个欣喜若狂。杨四郎回家第二天他就放了一早上的鞭炮,又是上庙里还愿,又是开流水席派钱派米。要不是碍着过年,他早就上王宁佑这里感恩戴德,带着杨四郎磕头谢师恩来了。
这要是不知晓内情的人听见了,铁定要嘲笑杨老头大惊小怪小题大作。不就是认了几个字?哪用得着送牌匾这么匪夷所思?
可对于被杨四郎气跑打跑的那二十来位教书先生来说,杨四郎能认识字了这件事本身,那才是加倍的匪夷所思。这么可能呢?花岗岩的脑袋怎么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开了窍?不但认了字,偶尔还能拽两句之乎者也,这位王先生,到底什么来头?难不成他有一双神仙手一张神仙口,能点顽石成金?
所以,别看王宁佑跟平县这里籍籍无名的,在杨四郎老家那一片,方圆几十里全传遍了。这就是两边离得有点远,要不然花宁书院的门槛早被求学的学子们给踏平了。
不过,就算离得远,即便万水千山,也阻隔不了各家爹们望子成龙的决心与热情。所以,杨老头可不止带了他儿子杨四郎过来继续深造,同行的还有他七叔家的二孙子、八婶家的侄孙子以及邻居家的、知交好友家的儿子孙子。
一辆辆马车在书院门前的巷子里一字儿排出去多远,再加上街坊四邻看热闹的,放眼望去,乌泱泱的都是人头,看得张小花一阵眼晕。
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要么饿死,要么撑死。要么招一个学生都难,要么一窝蜂涌进来这么一帮子。这么些人,他们书院哪住得下?
再者说了,她都已经打定了主意,关掉书院一心一意经营钱庄,冷不丁地这么些学生上门,这到底是收还是不收?
张小花已经完全乱了手脚,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好了。还是石头一语惊醒梦中人:“师娘,要不要我去请先生回来?”
张小花如梦初醒:“对对对,石头你说得对。你赶紧去把先生请回来。这场面,我还真震不住。”
这时候,不远处有人接道:“侄媳妇,你找宁佑的时候,跟他说一声,我也找他有事呢,叫他赶紧回来。”
张小花闻声看去,没想到却是看见王宁佑那个极讨厌的三叔王长良。王长良带着管家老金费了老大的力气,才在人群里挤出了一条路,挤到了张小花面前。
“呼,侄媳妇,你们家今天可真是热闹啊。看来我今天来得不是时候啊。”
张小花没给王长良好脸,“既然知道来得不是时候,那就赶紧地走。这大正月的,我也不想一开门就碰一脸晦气。”
新年新气象,谁都想讨个吉利。被张小花这当着面地骂晦气,王长良这脸上挂不住了,索性也就不玩虚情假意那一套了。只见他阴阴一笑:“侄媳妇,还真让你说对了,我今天,还真就是来找你们晦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