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轸看着田开被感动模样,为自己刚刚的表情和语气点赞。
田开当场对田轸宣誓效忠,古人敬畏天地,一旦发誓绝不会轻易更改。
田轸得到第一个人才的投效,心情大好。
等田开退下后,田轸无所事事的跪坐着,翻看齐国各地送来的奏折,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以前的齐王建根本不会去批,现在他也不会去批。
因为他知道在这样的制度下,在怎么勤政都追赶不上秦国。
自从五国伐齐后,齐国就开始偏安一方,不热衷国际上的事情。
齐国仿佛被人遗忘一般,这样好的环境不变法真是可惜了。
来人备车,寡人要去稷下学宫。
他差点要把这个齐国最高学府给忘了.
在历史上齐国就把它当成政治顾问团,在他看来太可惜了。
田轸乘坐马车出现在街道上,掀开车帘看着临淄繁华的街道。感叹不愧是战国数一数二的国际大都市。
田轸以前只是看过古书上描写临淄的繁华,但他现在亲眼见到还是给了他很大的冲击。
给他的第一感觉就是大,马车行驶了这么久还没有到城门。
战国时临淄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周长十四公里,小城周长七公里,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春秋战国面积最大的都城没有之一。
齐国重商并且娱乐业发达,临淄人口超六十万,各种小贩的呼喊不绝于耳。
一副太平盛世的景象,让人仿佛忘记这是残酷的战国时代。
田轸坐在马车中摇了摇头,知道这不过是虚假的盛世。
这是因为齐国偏安一方,其他四国被秦国欺压的无力东顾罢了。没有强大武力保证的繁华,只是水中泡沫轻轻一戳就破灭了。
先生稷下学宫到了。马车外侍从恭敬的答道。
听到侍从的声音,田轸将思绪拉回,他快步下车想见识一下大名鼎鼎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
因为学宫位于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因此而得名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还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
如荀子、孟子、慎到等各家名士汇集于此,自由讲学,著书论辩。
田轸这次是便衣出行,打算偷偷暗访观察,顺便看看有什么可用之才。
田轸进入学宫看到席地而坐的各家学子,正在展开激烈的论辩,来证实自己学说的正确。
像这样的论辩,学宫中每天都在发生,还有各家名士讲学,来宣扬自己的学说,使学宫充满了活力。
这种学术氛围是其他地方不曾有的。
田轸默默站在一旁,看到两个学子引经据典,争的面红耳赤,都试图驳倒地方,田轸看的津津有味。
听着两人说的各种典故,让学渣田轸汗颜,总结了一下两人的说法,都各自有道理。
但都没有经过实践行动起来,只能空洞的从书里找例子来证明,在田轸看来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显得苍白无力。
阁下看着眼生,似乎不是学宫中的学子。一声沉稳声音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