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 165 章(1 / 2)

侧妃悠闲生活 嘻嘻99 1616 字 2021-04-03

第165章

“你说皇帝是怎么想的呢?”已是太后的淑妃坐在殿中问贴身嬷嬷。

嬷嬷想了想道:“依老奴的意思,官家可能是想”她指了指永宁宫的方向。

太后沉默半响后道:“只是可惜了仲齐,他毕竟是嫡子。”

嬷嬷也叹了口气。

可谁让二皇子摊上个那样的母亲呢。

官家碍于二皇子并没有将端王妃当初做的事情公布出来,但她们这些亲历的人都是知道的。

端王妃勾连皇后谋害府中子嗣。

这样的行为已经不单单是争宠那么简单的了。

她和官家根本就不是一条心。

这样的人为后,不要说太后和皇上,就连她这个奴才都觉得不满意。

相比较下来,秦夫人虽说出身低微,但秦家这些年很是低调,从来不拿官家的名义出去招摇。

再说秦夫人本身,这许多年一直细心伺奉官家,将几位皇子和公主也教养的很好。

这样看来,秦夫人确实比端王妃要合适。

太后也是这样想的,且她比嬷嬷要想的更深一点。

端王妃品德有失,姚氏和马氏就更不用提了,还不如秦氏呢。

虽说秦氏出身有些低微,但她毕竟伺候了儿子这么多了,儿子总共五子两女,有五个孩子都是秦氏孕育。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立秦氏,另立新后,恐怕会有很多问题。

首先新后不一定能容得下这几个孩子,可仲若兄妹个个机灵伶俐,别说儿子了,就连她都舍不得孩子们受人磋磨。

再来就是若是新后有了嫡子,这个孩子与前面兄长们年龄相差过大。

有长兄,有曾经的嫡子还有深得盛宠的哥哥们。

这个孩子不一定能够压得住阵脚,等到这些孩子们渐渐大了,只怕又会像天和帝晚年那样,兄弟相争。

这不是她想看到的,估计也不是皇帝想看到的。

可如果秦氏为后,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仲若与仲云和仲齐年龄相差不大,无论从心性还是资质各方面都比这两个孩子要强,他所差的就是个名分。

而余下的仲白,仲淼与仲若一母同胞自然也不会跟同胞兄弟别苗头。

等到仲若长成,哪怕下面有年幼的

<h1id="chapterna"css="chapterna">165、第165章

<h1>皇子出生,看到上面这几个哥哥们只怕也没有勇气与仲若争锋。

于朝政来讲,仲若无疑是最好的继承人选。

太后站了起来,看向窗外。

她能想通的道理,估计皇帝也能想通。

至于那些朝臣们能不能想通,就要看他们有没有私心了。

太后叹了口气。

乾清宫

陈得胜从小太监手里接过托盘,亲自送入内殿。

嘉隆帝坐在上首,冲坐在下首的中年文士微笑:“这是今年新进上来的新茶,先生可以尝一尝。”

中年文士连忙应是。

两人端起茶盏饮茶。

半响,嘉隆帝放下茶杯,问中年文士:“先生觉得如何?”

中年文士笑道:“不愧是敬上的贡品,口感很是醇厚。”

嘉隆帝微笑,片刻后方道:“前两天同先生说的事情,先生考虑的如何?”

中年文士闻言沉默。

前段时间,新帝密旨宣他进宫,将端王妃曾经做过的事情,包括对于立后人选的考量都说于他听。

他听到端王妃受皇后指使谋害府中子嗣后,总算明白为什么新帝不愿意立端王妃为后。

这已经不仅仅是争宠的问题了。

新帝说碍于二皇子,他不想将端王妃做的事情公开。

还说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秦夫人都是最好的皇后人选。

这些他回去经过考量后,也很是认同。

确实,在前面几个皇子已经长成的情况下,如果抛开几个皇子的生母,另立新后,只怕于朝政不稳。

新帝想让他带头上折子请立秦夫人为后,他能理解。

国公府已经集结了一派世家贵族,准备力保端王妃上位。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士子一方的代表,他的态度就极为关键了。

中年文士微微一笑,恭敬道:“草民谨遵圣谕。”

官家为了二皇子不愿意公开端王妃的罪名,如果他在此时上折子要求立秦夫人为后,只怕会背上阿谀奉承的名声。

但与国家和朝政相比,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

新后之争持续进行。

朝廷内外为了新后人选吵成一团。

就在众人吵成一片的时候。

东林书院院长上了一封折子。

他提议立秦夫人为后,理由是端王府秦夫人恭谨柔顺

<h1id="chapterna"css="chapterna">165、第1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