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采桃看了一眼,见女儿不闹腾这才放下心来,转身继续跟母亲闲话。
“你弟弟今年过年怎么没回来?”秦母这才有功夫问起秦采桃。
秦采闻言苦笑。
本来她们说好的回来的时候带着秦正韦一起回来的。
结果秦正韦不愿意,说是他刚从京城过来。
并且这路上一来一回的要花上小半年的时间,他没法练武。
秦采桃一时之间劝不动他就拜托端王去劝。
结果端王却说秦正韦小小年纪十分有志气,并不打算劝他,并且还很赞赏的样子。
秦采桃怎么都劝不动他,只得留他一个人在边疆。
秦母听到秦采桃如此说就忍不住摇了摇头:“跟他哥哥他们一个样。”
秦采桃就询问的看着秦母。
秦母就道:“你大弟和你表弟也说要专心读书,今年过年就不回来了。”
秦采桃闻言就沉默。
自从父亲去后,她们家的男孩就都很上进了。
马老夫人见了就道:“你们也别觉得有什么。他们知道上进总比不上进要好,再苦不就这两年吗?”
秦母闻言脸色就和缓了一些。
是呀,知道上进总比不知道要好。
秦采桃在秦府呆了大半天。
春霖来催了好几次方才准备回府。
秦母不舍的道:“有时间多回家来看看。”说完这话她就想到女儿只在京城待不到半年就要去边疆了,一股悲伤就涌上心头。
秦采桃也是泪水涟涟的。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做父母的总想让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可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了,许多事情也就不由得自己控制了。
秦采桃擦了擦眼泪,与母亲和外祖父母挥别后就回了王府。
端王一边喝酥油茶一边听两个孩子讲在外祖母那里发生的趣事。
仲白说着说着就看了一眼母亲,见她顾着喂妹妹吃蛋羹没注意这边就趴到端王肩膀处,轻声道:“父王,我跟您说件事情。”
端王觉得十分的有趣,就也配合他小声的道:“什么事情?”
仲白就又看了一眼母亲,见她没看过了才道:“我听外祖母说我娘小时候还捉鱼,还掉到了河里。”
端王闻言就哈哈笑了起来。
秦采桃就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这是说到什么高兴的事儿了。
仲白见状就紧张得看着端王。
端王就笑着冲秦采桃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
秦采桃就扭头继续喂女儿吃蛋羹。
仲白就松了一口气。
端王见了就调侃儿子:“让你在背后说你娘。”
仲白就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等到到了晚间,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
端王就问秦采桃:“听说你小的时候还捉过鱼?”
秦采桃正在擦手,闻言就愣了一下,随即不好意思道:“是仲白说的吗?”
仲若一向嘴紧,不太可能是他说的。
端王就点头,笑着问她:“你小时候还做过些什么”
秦采桃见他十分感兴趣的样子,还真认真的想了想,笑道:“我还爬过树。”
端王闻言就笑眯眯的看着秦采桃,一幅洗耳恭听的样子。
秦采桃就道:“就是那种老槐树,但我那会儿年纪小,只爬到一半就爬不上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端王的脑海中一下子就出现了那个场景。
一个小小的女孩儿在开满槐花的树上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
端王一下子就笑了出来。
秦采桃就看了他一眼,嗔道:“您是不是在笑话我?”
端王见状连忙哄她:“哪有,我是觉得你很可爱。”
“真的吗?”秦采桃半信半疑。
端王怕她再问下去话说不下去了就转移话题:“你说曦曦长大了会是什么样呀?”
秦采桃一下子被转移了注意力,想到女儿的脾气就道:“那应该比较爽朗吧。”
端王闻言也笑了起来。
两人就在帐子里聊了大半夜的儿子和女儿。
这是秦采桃第一次跟端王聊天聊这么久。
倒也蛮有意思的。
临睡前,秦采桃满足的想。
作者有话要说:预收文(爱的协奏曲)
陆以辰,作为家族公司的继承人,他一直以为他的生活会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工作,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直到他遇到杨子晴。
杨子晴,作为一个从小学习优异的尖子生,她一直以为她的人生会像她规划好的那般,考学,进投行,再嫁给一个温暖上进的人。
直到她遇到陆以辰。
两个从出生到教育都完全不同的两个人能携手走下去的话要靠什么呢。
陆以辰一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但他后来明白了,要靠爱和包容。
大家多多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