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奶奶就等着享福了。”听到穆圆圆的话,老叶氏笑得眼睛都眯起来,十分高兴。
顿了顿,她又有些遗憾地说,“余下的这些银子,如果能买田地的话,可以买下几亩地。可惜官府不允许私人买卖土地,大夏所有的土地都是官府的,咱们只能租用土地。”
“奶奶,还是能买的,不过是海外的土地。”本朝的土地制度和之前的朝代不同,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户是承包者,把承包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这种制度和他前世生活的祖国有些相似。
不过这片土地的人们对土地的渴望是强烈的,所以官方才会顺势推出海外土地可以私人买卖的政策。军队中一些立下大功的军官会被奖励一片土地,这些土地就位于海外,世代属于他们。
“千里迢迢跑去海外种几亩地,这种事一般人干不出来。”老叶氏摇摇头。
“奶奶,不一定要买地,咱们一家老小不能种地,买地的利润少。我之前考虑过了,觉得咱们家可以承包一座山,现在承包山林的价格很便宜,期限多达三十至七十年。有几十年的时间,想在上面种点什么不成?起码种水果树或优质木材,是一项很好的选择。最好是我们能找到一座本身就有树木的山,虽然是贵了点,不过过几年就可以直接卖树了,收益也不错。”
老叶氏沉吟不语,穆子清却来了兴趣,兴致勃勃地说道:“大哥,既然这么说,那我们来承包山林吧。你看山上的树不用管理都长得那么好,我们买下来细心管理,岂不是赚得更多?这不是水田,需要年年种。山岭种上树木,可以管很多年的。正好适合我们这种人手不足的人家。”
“大哥,那我们是不是回清溪村买?咱们村的山岭有几座不错,不高不矮,有一座只有一些矮矮的灌木丛,容易上山挖坑种树。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咱们经常去打野兔的山,那座山长了好多高大的树木,把它买下来,再请人砍树出去卖,我看赚头是有的。”穆子清又连连追问,“是不是真的要买吗?买的话要咱们就得快点,免得被别人买走了。”
“不用着急,我是在报纸上看到过这种买法,咱们清溪村应该暂时不会出现有能力买完几座山的人家。既然打定主意,为今之计就是去察看山林,询问价格,无论是山林的价格,还是木材的价格,起码要知道利润有多大。”穆子期安抚他,“现在先不理,书要紧,等休息日和假期,你和安安再去办此事。”
他转向老叶氏,询问道:“奶奶,你觉得这样是否可行?”
老叶氏一直笑眯眯地看着他们两兄弟说话,闻言毫无犹豫地点头:“我老了,可能有些想法过时了,你们年轻,又过这么多年的书,我相信你们的眼光。最不济,就算你们赔本了,钱也不算多,不算伤筋动骨,你们家还有一间饺子馆呢,不愁没有饭吃。”
孩子们有想法有干劲,她当然要支持了,就像报纸上说的,趁着年轻,可以多闯闯,不用怕失败。
“安安,你回来了?”穆子期正想说话,就看到穆子安从庭院走进来,身后还跟着旺财。
穆子安笑了笑,进屋和大家打招呼,就接过穆圆圆递过来的茶杯,一口饮下,笑道:“办完事就回来了,旺财还在路上抓住一只野兔。”声音低沉粗哑。
他今年十六岁,依然处于变声期。
“旺财好厉害!”穆子期一听,见它吐着舌头颠颠地跑到自己身边,不禁蹲下身摸摸它的狗头,随即眉头一皱,“旺财整只狗都臭了,待会就给你洗澡。”
“它一会儿跟车跑,一会儿跳上车,喜欢到处钻,是容易有味道,可不是它自己想弄脏的。”穆子安为它辩解,他对旺财可是喜欢得紧,经常带它跑回村里。
“旺旺……”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穆子安的话,旺财对着他摇起了尾巴。
穆子期失笑,见堂弟态度自然,敢反驳自己,心里倒是颇为高兴。
晚上,穆子清、穆子安和穆圆圆在二楼商量承包山岭的事。
穆子期见他们说得投入,想了想,就下楼去找老叶氏。
老叶氏正拿着一张故事报看得津津有味。
“奶奶,你方才为何说要把店铺记在我名下?我们都是一家人,弟弟妹妹们还小,以后用钱多的是。”穆子期在她身旁坐下,低声问了起来。不提书的费用,但是弟弟妹妹们以后的嫁娶,都是一大笔费用。
无论怎么看,这笔钱都是公中要出的。
老叶氏听到后忍不住笑了起来,她放下手中的报纸,柔声道:“大郎,你可能还不懂,你们兄妹间的感情非常好,不过这不是一成不变的,等到你能娶妻生子,你会发现,自己的小家最重要,慢慢的,兄弟姐妹就变成亲戚。你也见过了,村里有些人为一棵树、为三瓜两枣就打得头破血流,他们也曾经是感情很好的亲兄弟。”
穆子期嘴巴动了动,想到他看过的例子,想说弟弟妹妹们一定不会这样,不过到底没有出声。
他想到了前世,父母还在世时,亲戚都是和蔼可亲的。等父母意外去世,面对家里的房子和赔偿款,连祖父母都想叫他让出来,打他主意的也是关系最亲密的叔伯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