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会儿,王铁牛,你又搞什么事情了?
郎君,俺冤枉,就是玉芬
逆子,你还胆敢辩解!身为家仆,难道不懂得主辱臣死这个道理?也就是国公宽厚,换做别家,早就把你这败坏名声的混球拖出去打死了!
李乘风挠了挠头,这老太太说话一套一套的,难不成,她也是个大户人家出身?
不过,老太太对自己这称呼,倒是挺与时俱进的啊。
老夫人,咱们相识的时候,李乘风不过是一个市井郎中。铁牛他不离不弃,守在我身边,护我安全,这份情谊已是难得。在我眼中,没有什么比这种情谊更加贵重了。他做下的事情我已经知晓,您就别大动干戈了。若是气坏了身子,反倒不美。
王郑氏听罢,满面羞愧之色:主上高义。铁牛这孩子,性子最是憨直,若是不给他涨点教训,这孩子以后恐怕还会犯浑。周家小娘子,名声已经被这逆子败坏了,说是有意也好,无意也罢,这笔糊涂债,我们王家认了。
说到这里,王郑氏叹了口气,艰难的开口:只是,只是那周家要求门当户对,铁牛又是一届白身,说不得,要劳动国公大人,去为他提亲
我当这夯货又做出什么事情了。老夫人,此事我早就答应铁牛了,您不必介怀。
老太太把头摇晃的跟拨浪鼓似的:这可不一样,您答应的时候,身份是太长寺少卿,现在却是国公之尊,不能相提并论的
您这是说的哪儿的话,我身份再怎么变,不还是那个开医馆的李乘风么?
王郑氏听后,老泪纵横。对李乘风的感激难以言表。
王铁牛的父亲死的早,丢下三个孩子与她相依为命。而王铁牛是这家最小的儿子。
自武则天登基后,连年征战,王家又有两个孩子死在战阵之上,就剩下王铁牛这一根独苗。老太太就指望着他为王家延续香火。按理说,王铁牛年纪不小了,他能娶亲,老太太是举双手赞成的,她也知道自家儿子脾性,没想着非要找个黄花闺女。那周玉芬也能入的了她的眼可哪有家仆结亲还要劳动主家的道理?
王郑氏越想越气,安抚好那周玉芬母子后,请出家法狠狠的抽了王铁牛一顿,打的他满地打滚,王铁牛的哀嚎声半个尚善坊都听的清清楚楚。
孩子打是打了,可这事儿还是得上门去求,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一幕。
王郑氏让儿子跪着,对他恶言相向,其实也算得上是一种苦肉计,只是她没想到,李乘风是真的不在乎这些事情。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最早让李乘风打开心扉接受这一切的,就是王铁牛与他的母亲。他们让李乘风在这千年之前,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因此莫说是提个亲,就是当伴郎,李乘风都不会有什么怨言。
李乘风对王郑氏说到:老夫人,与其上门提亲,不如就约在太平楼吧,那边环境毕竟好些。听您的意思,那周家人对铁牛还有些看不上?嘿嘿,那我便让他们高攀不起,到时候我叫上几个朋友去给铁牛壮壮门面,好让他周家知道一下,什么叫做人外有人。
王郑氏听后,嘴上千恩万谢,连连称赞主家仁义。
王铁牛也悄悄的松了口气,他与周家娘子的事情,这下可算是十拿九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