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早朝(二)(1 / 2)

李乘风与薛崇简结伴,沿天津街前行。

薛二郎,你平日也上朝吗?

薛崇简面色尴尬:风哥儿说笑了,我这无品无级的,上什么朝啊,只是以前害怕三哥路途寂寞,陪他走过几遭,认得道路罢了。

李乘风点了点头,远远的,他又看到了那高耸的天枢。前几次进宫,李乘风都是搭乘马车,对这天枢从没有仔细观察过。

见李乘风目光紧盯天枢,薛崇简环顾四周,见人都离得远,便低声问到:风哥儿可是对那柱子感兴趣?

他的言语之中,对那所谓天枢并无多少敬意,似乎还有着不小的怨气。

李乘风点了点头。

那劳什子有什么好看,劳民伤财的玩意,若说这东西唯一的意义,便是设计制造它的工匠本事大了些。

哦?我听那高力士说,这天枢乃是万国筹资建造而成,怎么又成了劳民伤财呢?

高力士那厮的话怎么能信,他可是陛下的亲近人,自然偏帮那武三思说话了。当年为了铸造这天枢的时候,的确有番邦捐献铜铁钱物,可这东西铸着铸着,才发现那些钱物压根就不够用。

说到这里,薛崇简再次扫视了一圈四周,用更小的声音说到:那梁王武三思怎么会让这天枢半途而废,他指使手下搜刮民间铁器,美其名曰百姓自发捐献,连那锄头铲子都没放过,那年这洛阳城周边,就因为这个拖延了耕种,险些闹了饥荒。

李乘风听罢,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一回事,因此对那武家人的厌恶又深了几分。

不过听薛崇简话里话外的意思,他还不知道李隆基与高力士之间的关系,这李三郎瞒的可是够深的。

风哥儿,其实你看那天枢,还不如看看那皇津桥呢。

薛崇简指了指面前那道宽阔的桥梁。

哦?这桥有什么特殊的吗?

薛崇简难得有个卖弄的机会,便得意洋洋的开口:当年前朝炀帝出行之时,好用楼船,那楼船高约四十五尺,长有两百尺。若是能让楼船顺利进出西苑,那这皇津桥得修到五十尺高。

李乘风打眼一瞧,没觉得那桥有多高。难不成,后来隋炀帝的楼船改了道?

见李乘风一头雾水,薛崇简继续说到:那桥是可以开合的,若是高大的船只来了,桥便会分成两半,风哥儿,这桥是不是比那天枢有意思?

李乘风没想到,居然在这么早的时候,就有了开合桥。这古代工匠的本事,还真的挺超出他的想象力的。

恩,的确有意思。

不过,李乘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若是李隆基举事的时候,倘若把守这座桥的军士把桥面升起来,那张云飞的手下岂不是会被拦在洛水南岸,动弹不得了?那样还逼个什么鸟宫!

若是绕开这边,从宣仁门打进去,那就要先进东隔城,打穿东宫。

东宫羽林郎虽然战力不堪,但也有上千人之众,哪怕是一千多头猪,也得捉上一会儿。

这边事起,武则天那边得到消息,若是让她聚集了左右武卫、骁卫、威卫、千牛卫,列成阵势,那这仗还打个屁。

此事,看来要再麻烦一下长孙元稚了,不过若想让她帮忙,恐怕得拿一个武家人的命来做交换。要不然,就借用一下魏王的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