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云韶府见闻(一)(1 / 2)

说起这云韶府,或者说唐朝的教坊司,很多人会陷入一个误区,总觉得这教坊司里面的人,就是烟花女子,实际上这个年代的教坊司并不是这样的。

那晚陪长孙元稚聊天之后,李乘风对这个机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当年长孙家遭遇变故的时候,在这长孙元稚被配入掖庭为婢之前,便是先入了云韶府的前身,教坊司,因此她对这云韶府了如指掌。

在武周建立前,武则天为了给自己称帝找一个名正言顺的显赫身份,便开始编造身世。

彼时周朝国姓为姬,而周平王有一子名为姬武,其后人慢慢改为姓武,因此武则天自称姬武后代,定国号为周。

为了在宫廷用乐上面与周代看齐,她将教坊司改名云韶府。这云韶府当中的韶字,寓意舜帝时期的萧韶之乐。

云韶府分内外两府,内府掌雅乐,成员身份尊贵,称为内人,她们甚至可以身佩鱼袋。要知道这鱼袋可是官员身份的象征,寻常人可不能佩戴。这些人的待遇优厚,长居宫中,祭祀朝会所用《太常雅乐》,便是由她们出演。

外府掌俗乐,成员被称为宫人。相比雅乐,这俗乐虽然更受大众欢迎,在娱乐场合必不可少,只是云韶府外府成员地位低下,微薄的俸禄也就堪堪让她们不饿肚子罢了。但这些宫人,即便生活贫困,也是以卖艺为生。

当然,云韶府外府私下里,那些蝇营狗苟的事情的确不少,只不过主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倒也没有什么人去追究。

今日李乘风与李隆基的目的地,便是位于眀义坊的云韶府外府。

这李隆基自幼好音律,精通琵琶,笛子,大鼓等诸多乐器演奏,因此与这云韶府外府多有交集。

见到李隆基马车到来,云韶府外府管事赶忙出府迎接。别看李隆基现在只是一位普通郡王,这云韶外府一样开罪不起。

不知临淄王大驾光临,老奴卞华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外府主官对李隆基躬身作了个揖。

李乘风见这人年岁已高,但脸上没有蓄须,想来是个太监,也就是说,原来张氏兄弟想让自己顶替的,就是这个人吧?只是他不知道,这人为什么一脸的苦大仇深,这五官上的皱的都要挤在一起了。

这礼就免了,卞华,你起来说话。

谢过殿下。殿下,今日为何亲至?若是想看舞乐了,您着人来唤便是了,老奴自会安排妥当。

今日乃是陪我兄弟来此公干的。对了,这位风哥儿,就是陛下新封的太常寺少卿,兼领云韶府一应事务,他可是你的上官。

啊?殿下,这便是那位李少卿?

卞华昨晚就接到陛下御令,说这云韶府新添一位主官,位阶还在他之上。只是不曾想,这位李少卿居然如此年轻。如此年轻就获封四品,在这大周朝历史上,可还是头一位。

那还有能有假?风哥儿,你今日没穿官袍,那鱼袋可带在身上了?

带了。

李乘风说着解下腰间系的银鱼袋,递给那卞华验看。

在这个过程当中,李隆基跟卞华两人眼尖的发现,这李乘风腰间还系着一个香囊,那银香囊上造型精美,上面的花纹样式繁复,一看就是女子佩戴之物。

李隆基暗道:这便是安乐那个从不离身的香囊了吧?这可是安乐心爱之物,轻易不肯示人,没想到居然直接给了这李乘风,看来这两人关系,进展神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