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郢纪南城(2 / 2)

魏晋风云 寒稽古 1140 字 2020-03-22

荆州距江陵不过二三十里,就算走得慢,两个时辰也到了,纪南城在江陵东北,因在纪山南,汉以后改称纪南城。

纪山,东周时楚国境内的名山,据称纪山被白、青、乌、赤、黄五个龙潭环绕,又据传地下深埋着虎睛石矿,被称为“天龙地虎”,视为风水宝地,所以“南有天子冢、北有妃子墓”,埋有数万楚国王族之说。

纪南城,为楚国都城郢都所在。楚国在此建都四百余年,被本是楚人出身的秦将白起一夜“拔郢”,水淹楚军,烧光了郢都所有的宗庙,在此灭了数十万楚人,郢都也自此变成了废墟。白起也因“鄢郢之战”一战成名,与廉颇、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而这纪南城却成了楚国后人挥之不去的梦魇。

随着车身摇摇晃晃,张骁听桓伊把这段尘封的历史娓娓讲来,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也亲临古战场一般,不禁感叹:“我要能成为白起这样的名将多好。”

“杀人无数也好吗?”韩悦淡淡地说。

“那当然不好,最好能不杀人而成为名将。”

“有此念,可成。”

纪南城虽然经过屠城,但几百年过去,又近富庶荆州,早已看不到往昔废都的踪影,只有那矗立在氤氲中的楚城墙垣,还述说着曾经存在的辉煌,可那只曾经不可一世的九头凤鸟却再也飞不起来。

桓伊等人进了城,边让车夫去打听这里有无一家熊姓的修墓人。

熊姓,源于芈姓熊氏,楚贵族姓氏,相传为祝融后代。楚被秦灭后,王族芈姓几乎被斩杀殆尽,不得已许多人改芈姓熊。楚国百姓为了纪念自己的国家,也纷纷改姓熊,把原本是楚国王族隐秘其中,让秦国的官兵无法从姓氏上分辨哪些是平民哪些是王族。魏晋之后,楚人更是聚居于荆襄一带。所以纪南城中也有很多姓熊的。车夫回禀,问了一圈下来,熊姓人家倒是不少,可都说不是修墓的。

张骁挑开窗帘往外看着,嘴里嘟囔着:“肯定找不到啊。有谁会说自己祖上是给楚王修墓啊,这早被当年秦军拉出去砍头了。就算侥幸活下来的,也会被逼着去挖祖坟盗宝。”话虽啰嗦点,但却是言之有理。连年战乱,又曾是亡国之民,隐姓埋名才是常理。

于是桓伊改变了问询方式,派一个车夫去打听有没有卖纸马冥寿的店铺,店主肯定会顺带介绍些修墓之人。另一个车夫去打听哪里有碑刻的匠人师傅,建墓肯定要刻碑,这其中也许有当年熊家后人。

这么一来就简单容易多了,不多时,两个车夫先后都回来了。一个说在城西有一条街都是冥寿店,因为这里死过很多人,曾被认为不祥之地,却恰恰促成了凶业的发展,不知哪个年代起,这里卖冥寿用品的店铺作坊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不小的规模,别说荆襄九郡一带的商家,就连更南边的地方都来此进货商买。

魏晋流行碑刻,各地刻碑的工匠作坊都不在少数,这里又靠近纪山,取材容易石头也多,按理说刻碑也应该和冥寿店一样,有个集散之地。另一个车夫带来的消息却说,纪南一带的碑刻都出自于一个叫能無寺的寺院,并无他家。于是三人商议了一下,找个地方先用了午饭,下午先去冥寿街,再去能無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