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县府内堂之上,李洪旭和许贤主宾落座。
喝了口茶之后,李洪旭才有些难掩激动的说道:“贤生,老师我今天召你前来,乃是有一大喜之事啊!”
李洪旭的微表情之中,许贤已然明白,这件事情非同小可。
不过还是冷静道:“恩师所谓何事,学生不明,还请赐教。”
“贤生可知,浙江巡抚之职,空缺已久。日前,圣上命朱纨朱大人,调任浙江巡抚之职,兼管江浙两省督务。”
朱纨这个名字,许贤并不陌生。明朝抗倭名将之一,也是一位忠贞之臣,有大作为之人。
只是这朱纨到任,知县如此激动作甚?
“这朱大人一到任,就点名表扬了我们定海县啊!此次倭患持续一月之久,浙江沿海各府受灾严重。宁波府更甚,但宁波府治下我定海县,竟得以全身而退。”李洪旭说着,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得意之色。
巡抚一任便是三年,朱纨初来,自己就功绩卓著受到褒奖,将来仕途青云直上,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许贤的五千石粮食。所以,李洪旭这才激动的将许贤叫了过来。
许贤也深谙其中之意,此举,算是礼尚往来了。于是微笑祝贺道:“恩师大人得抚台大人褒奖,今后在圣上面前,自然会有恩师大人一笔。今后,大人可高升了。”
“哎!贤生此言尚早,保住这顶乌纱帽,老爷我就万幸了!”李洪旭谦虚道。
为官之道在于谦,哪怕是面对自己的一个门生,也不可能骄傲,李洪旭深知这一点。
“当然,此时能够得到抚台大人的褒奖,那也是贤生的功劳啊!这五千石粮食,救了定海县。”
“这是学生应该做的。”
“嗯!”李洪旭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道:“对了,这次找你过来,最重要的事情只要告诉你。朱大人不日便要亲临宁波府定海县视察,我作为地方官,自当陪同。我也想好了,贤生你,也应该来。还有本地其他乡绅,也会有几人。”
此话之中的深意,不言而喻。接待上级官员,那可是一件大事。能在上官面前好好的表现自己,青云直上,不是难事。
何况此次,朱纨乃是带着褒奖之意而来。加上知县大人的推荐,到时候,情况自然更加有利。
想到此处,许贤的脸上也按捺不住,不自觉的笑道:“多谢恩师栽培,学生一定不负恩师所望。”
李洪旭捋着胡须,满意道:“贤生心中有百姓,大胸怀,知大义,必定不会让我失望的。你且去吧,到时候自然会通知你。”
“多谢恩师,学生告退。”
退出知县府,许贤脚步轻盈,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