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一口也醉(1 / 2)

尽管县令大人的敬酒不合酒宴的礼节,但是在这个时候,作为平息马伟和洪雕两人的战火是最好不过的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县令大人的用心,于是一个个附和地站起来,高举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洪雕和马伟自然也不能例外,只不过两人从站起来饮酒到坐下来放下酒杯的整个动作中,都是一直冷冷地盯着对方。

马伟的屁股刚刚才挨到座位,洪雕就立马把自己的酒杯加满后对着马伟高举道:听闻马参赞游学三辅期间,素爱以酒会友。难得今晚一见,洪某人倒要见识下马参赞的海量。

以酒会友,这又是哪门子爱好。

自己从被宋扬正式任命为西凉义从枹罕部的钱粮参赞到今天的走马上任,才不过短短两天的时间,这洪雕就把自己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由此可见,同为骑兵的西凉义从枹罕部和新轻骑兵曲两支军队之间的矛盾有多大。

今晚正好又是关系重大的劝捐晚宴,可怜的马伟自然就成了洪雕集中火力进攻的对象了。

酒杯举在自己面前,脸上露出一丝调戏神情的洪雕身体前倾,恨不得把自己手中的酒杯直接抵到马伟的鼻子上。

马伟在脑中只是转了一圈后,立刻就满上酒杯,也站了起来。他二话不说,作势欲饮。

洪雕没想到马伟居然如此慷慨地接下了他的挑衅,咕噜。洪雕喉头一滚,一大杯美酒就下了肚。

他在心中早就想好了,尽管这张广为了晚宴准备的美酒并不是太烈,但是毕竟是陈了三年之久的酒,只要喝多了,还是会对人的判断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的。

只要马伟他喝了第一杯,在自己的语言攻势下,就会有第二杯、第三杯,直到把他喝醉的时候。

至于自己,洪雕还就不信一个初出茅庐的儒生还能喝得过自己这个在军营里厮混了七年之久的老兵。

宋扬派这个年轻人来劝捐晚宴,真是太大意了。

待会儿要是他喝醉了就放他一马,要是没喝醉,可就别怪自己让他名声扫地了。

等他放下酒杯,再续酒的时候,他左手高举的酒壶停在了半空中,珍藏的美酒直接倾泄在了案几上。四溅的酒花毫不留情地将名贵的红色地毯污染,洪雕的脸色铁青地看着马伟说道:你怎么只喝一小口?

刚刚被县令大人高举的酒杯而平息了的战火,在这一刻又被点燃了,一时间大厅中又恢复了平静,所有人都停下了手边的事,将目光投向了马伟和洪雕那边。

马伟好像丝毫没有看到洪雕不善的面色,他放下手中的酒杯说道:因为我醉了!

你小子糊弄谁呢?洪雕右手指着马伟喝道:这就是你们枹罕部的礼节之道?

果然,这洪雕最终的目标还是想让马伟和他背后的枹罕部在这场涉及到利益之争的晚宴中颜面扫地,然后让他手下的新建轻骑兵曲获得足够的钱财以完成换装。

看穿了洪雕心中所想的马伟嘴角轻微地向上一勾,他今天就要让这个不可一世的前北军军官知道他的厉害。

马伟淡淡地说道:军侯大人此言差矣,只喝一口并非是我枹罕部的礼节之道,只是马伟此番所为,是有前人典故的!

哦,是何典故?这时候一直沉默的张广开口说道:马参赞不妨说来听听,也为咱们这晚宴增添点乐趣嘛!

这是明显地偏向马伟,洪雕虽然心中不忿,但是张广是这场劝捐晚宴的发起人,其身份之尊贵,不是洪雕可以轻易得罪的,他只好忍气吞声地坐下来看着马伟表演。

马伟感激得朝张广看了一眼,接着就说起了自己之前提到过的那个典故。

其实那个典故在场的所有人都听过,讲得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智者淳于髡的借酒讽谏的故事。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议论。

他曾对齐国新兴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对齐国的振兴与强盛,对齐威王和齐宣王之际的稷下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为人诙谐幽默,一生中有不少的机智小故事流传于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