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光和元年的时候,灵帝改元不久,按照他那好大喜功的特点,改元之后,朝野上下必须要做出点成绩来,让他这个九五之尊感受到改元的好处。
于是乎,政方和军方都拼了老命地表现自己。
对于凉州的贫瘠土地和混乱的局势来说,要是想在政方做出点成绩,实在是登天还难。就算真的是有什么成果,但是一放在大汉十三个州里,那就很不起眼了。
所以当时的凉州刺史就把目光投向了军事的方面,正好改元的时候正是在秋季。凉州刺史府临时下令,紧急抽调各个郡县的郡国兵参加秋季战役。
在以往的惯例中,凉州用来驻扎在各个交通要道和要害郡县的郡国兵,在战时是不允许动用的。
除非是在临近郡县急需援兵或是战事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的时候,这些用来维护城防的郡国兵才会被动用。
但是时任的凉州刺史急于立功,就将这条数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过的规定给破坏了。
这一大批的郡国兵的加入,让秋季战役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
随着东汉王朝的局势渐渐衰败,原本就是摩擦不断的凉州诸胡和汉族之间的局势也有了极其微妙的变化。
但是大汉对诸胡三四百年的统治,让他们心头始终笼罩着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某一年,在某一个月,在某一天,在凉州的某一个无人知道的角落。一个和汉人交换货物的胡人不知因为什么口角,他打了这汉人一拳。
谁料这汉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从自己的车子上拔出了一把匕首,径直捅进了这胡人大汉的胸膛。
殷红的鲜血一滴滴掉落在土地上,绽放出最艳丽的花朵。
鲜血倒映在在场的所有的胡人和汉人的眼睛中,将他们心底最痛的怒火在一瞬间同时点燃了。
兄弟们,胡人居然敢打我们的人,一起上啊!
而同样红了眼的各族胡人什么也没说,怒吼着拔出了自己腰间的大刀,凶猛地和汉人撞在了一起。
这一段早就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冲撞,虽然现在早就被绝大多数人包括后人给忘记了。
因为相对于这在凉州燃烧了近百年的战火,这件小事实在是太渺小了,渺小到足以被历史所遗忘的程度。
没有人知道这次冲突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但是后来的胡人正是从这次冲突中看出了,原来一直镇压在他们头上的老虎,只是一只披着老虎皮的狐狸。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之狐狸已经老了,老到将年轻时候的那些阴谋诡计全部遗忘,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次又一次的忍让和妥协。
历史的大潮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凉州那薄弱的根基,而每年就如同必定的节目一样上演的秋季战役,正是汉人用来遮盖自己满目疮痍的凉州的一块遮羞布。
秋季,草原上草黄马肥,凉州的田野上粮食也黄了。
过了这个秋季,就是白雪皑皑的冬季。凉州的冬季在东汉十三州中那是格外的漫长和寒冷。
胡人部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拥有足够的粮草。
干草是为了让他们的战马活下去,粮食是为了让他们的族人活下去。
前者可以从大草原上获得,但是对于后者,一直不善于耕种的胡人就只有从他们以前的好邻居那里获得了。
这注定就是一场生死之间的较量,注定就是要将自然界物竞天择的原始法则演绎地淋漓尽致的一场较量。
在历年的秋季战役中,一般会根据时间的推移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胡人部落的大举进攻,凉州所有靠近胡人部落聚居区的郡县都会遭到疯狂的进攻。
而缺乏有效组织的汉人军队就只能对于胡人这种漫无目的的打法据点而守,当然重要的区域包括交通要道和各个军屯都会成为双方殊死争夺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