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这个名字还行,那我就叫马伟了。
名字有了,但是还没有自己的字。
本来按照穿越大军的惯例,不管是牙牙学语的儿童,还是童山濯濯的老头儿,都不能擅自给自己起字号。为什么呢?因为需要和名人挂钩啊。
你想一想,找个当世豪杰或是当时的经师大儒,给自己起个字号,那多有面子啊,自己的名声也就会水涨船高。
但是,这里是西凉。马伟一边走在街道上,一边看着两边破败的土坯房,心中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要想在这么个贫穷落后的地方找个大儒,那比自己在路上捡到一大坨狗头金还稀罕。
至于那些名将之类的名人,那就更不可靠了。在马伟眼中,西凉这片儿的在汉末时代,大多是都是一些出身草莽的英雄。大老粗那是百分百的啦,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好都算不错的了,还给被人起名字。
所以起个字这种事还是得劳驾自己出马啊。
字这种东西很重要,因为在古代,对他人的称呼ashash无论是对熟人还是陌生人,称呼别人的字远比直接叫名字有礼貌多了。
字与名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有个说法,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所以字又被称作是表字。
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自己的谦称或是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
在多数情况下,提到对方或别人直呼其名,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在平辈之间,相互称对方的表字,则认为是有礼貌的表现。下级对上级,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轻则遭到责罚,重则被当世唾弃,甚至因此惨遭灭门之祸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便产生了我国特有的避讳制度。
所以这件事可不能马虎啊,得给自己起一个既有内涵有能不失霸气的字。
先参考下三国豪杰们的表字吧,起码不能和他们中间的哪一个有重复啊。
首先自然是马伟在前世最敬佩的曹公了,曹公字孟德。
在《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由此看来,曹公的字和名都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在这里表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其次是三国中猛将的代表ashash常山赵子龙了,这个子龙的表字出自《周易》,《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
最后是三国谋士中的佼佼者ashash贾诩贾文和了,文和应该是出自文和乱武,这个表字不但陪伴了贾诩的一生,而且还很好地总结了他的一生。
他深谙为人处世之道,能在乱世之中寻得一处栖所,得到善终。先后投靠四主,却只为自保不为其主;言虽不多但无不一语中的,可谓算无遗策;或将人置于死地,或使天下陷于乱局。自己却躲在帷幕之后,冷眼视乱世如掌中玩物,智乱天下,武逆乾坤此八字形容文和再为贴切不过,更无愧于毒士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