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梦辰建立自己班底(1 / 2)

第三十三章潘梦辰建立自己班底

(乱世当中,只有自己有粮有人才能心中不慌啊!)

一开始确实有人不信邪,觉得传得神乎其技的潘梦辰以及他的测谎镜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厉害。

但是当普通的农民、商户等等在有纠纷的时候都求助于潘梦辰以及他的测谎镜后,他们惊讶的发现那个测谎镜竟然真的能测出一个人是否说谎!

无论是谁,被那个测谎镜一照,都会情不自禁的说出真话来!

这样一来,整个淮阴县的民风都为之一震。

地痞流氓都挺无奈的,他们都不敢去乱碰瓷了;奸商们也挺郁闷的,他们都不敢再乱吹牛骗人了——因为不管什么魑魅魍魉,只要潘师爷拿测谎镜一照,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出真话来!

潘梦辰这个“文曲星下凡”也坐实了,他从未失过手!

一时之间,淮阴县里民生安定、社会治安良好,简直像是先贤们憧憬的那些理想国一样——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阡陌之间鸡犬相闻。

百姓们都大力发展生产,没有人想着去使坏。因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抓,莫撒谎撒谎必被拆穿!

很多时候,人们犯罪并不是因为刑罚的惩罚不够严厉,而是因为法网是有漏洞的,总会有一些漏网之鱼逃脱法律的制裁。

人在犯罪的时候总会有一种侥幸心理,想着——我若是干了坏事之后没有被抓住呢?万一我就是那个幸运的漏网之鱼呢?于是才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但是现在潘梦辰这个文曲星以及潘家祖传的宝物测谎镜将这个法网的漏洞堵死了!

大家都知道了——千万不能说谎,千万不能犯事,因为潘师爷明察秋毫,他还有一个能够测谎的测谎镜,你犯事不是找不自在吗?一定会被抓到的!

所以,犯事的人自然少了。

熊佩佩看着自己治下如此蒸蒸日上,心中欣喜不已,她笑着说道:“我现在总算知道有些先贤为什么要不辞辛苦的求大能出山,帮助自己治理天下,因为找对了人确实可以垂拱而治!

你们看,我们淮阴县之前各种案子非常的多,不论是民事还是刑事都有,我每日受案牍劳形之苦,忙得头昏眼花。

可是自从潘公子当了淮阴县的刑名师爷之后,用李有才和施建宇一案立了口碑,再用后续的一系列案子从不失手给百姓们一个不敢犯事的心理预期,现在整个淮阴县的治安都好多了,案子也下降了非常多,我也算是做到了垂拱而治了!”

闻言的熊佩佩集团众人纷纷点头,不住的夸着潘梦辰真是大才!

潘梦辰笑眯眯的并没有推辞。

在众人眼中神秘一点,有能力一点是好事啊,虽然现在熊佩佩只是一个县令,他只是一个县的刑名师爷,但是他相信日后他们一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到时候他潘梦辰不就水涨船高了?

就在这样一片祥和的气氛之中,转眼间便到了秋收时节。

由于淮阴县拔倒了翟家那棵大树,好多田地变成了官田,好多百姓也没有流离失所,能够租官田耕种,大家对待自己租的地和对待别人的地自然是不同的,起码精心照顾的程度就会不一样。

于是当年是一个难得的丰收之年,家家户户收了稻谷之后,除了上交税粮之后还有足够的余粮。

潘梦辰叹了口气,然后对熊佩佩说道:“县令大人,我掐指一算,今年秋收恐怕是最后一个丰年了,接下来的一两年恐怕年时都不够好,恐有灾荒,粮食不够,还请县令大人广建粮仓,广收粮草,为日后做准备。”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很相信天命、很相信神迹的。

潘梦辰自从利用他的“测谎镜”露了一手之后,大家都已经看他看成是一个半仙了,超脱了凡人的范畴,因此他这么随口一胡诌,说自己掐指一算得出的结论,熊佩佩和其他熊氏集团的人都还是很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