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舌战群儒(1 / 2)

段盛炎低头扫视着缄默不语的成王和齐田,沉声道:成王,齐将军,你们两个说说吧,成王你先说!

皇上,臣弟坚持不战。成王微低着头,却语气坚定,齐田面上一丝怒意迅速滑过。主和派不住点头附和,主战派都面有怒色。

嗯,说说理由。段盛炎狭长的眼眸微微垂下来,面上极为严肃。

成王微微躬身,先向齐田施了一礼道:齐大将军,齐山是将军幼弟,你们感情甚笃,齐山失踪,大将军一定万分悲痛。

齐田微微应了声,不咸不淡的说了句,齐家族人为国尽忠,死而无憾。

好一个为国尽忠。成王又向齐田深深施了一礼,道:那本王敢问将军,若皇上允诺出兵为齐山报仇,大将军有把握胜木峥吗?齐田微愣了下,沉思良久,才微微摇头。

当初,大梁灭古滇时,我南召也岌岌可危,是皇上亲赴金陵和谈,为我南召争取了八年休养生息的时间,我南召国力也与日俱增,所以,各位将军就觉得我们已经可以和大梁抗衡了。若以我们南召现在的国力,对战八年前的大梁,确实可以勉强一战。可是,诸位有无想过,我南召不是八年前的南召,那大梁就是八年前的大梁吗?成王扫视着殿中众大臣,各位大臣不由的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很显然,大梁也不是八年前的大梁,八年前,大梁还只是金陵城为中心的弹丸之地,可是八年后,大梁的版图南到我南召,北到关崂山,拓跋已经被魏王赶至漠北了,各位将军醒醒吧!成王一声怒吼,清隽的面容上是少有的狠厉之色。

成王,您说的这些我们都懂,可是我们南召也总不能一直受大梁的压迫,齐将军死的不明不白啊,难道这个仇,我们就不报了吗?石将军一脸怒火。

各位臣公,齐将军出使大梁,为我南召铲除魏王,居功至伟,不管齐将军是真的失踪,还是被杀,这个仇我们总有一天会报!我南召也绝不会永远受大梁的压迫!成王看向齐田,又看向各位大臣,最后看向高高在上的皇上段盛炎,然后向皇上深深施了一礼。

各位了解大梁魏王吗?成王的声音舒缓起来,格外悦耳,齐田不由的看向成王,眸子里的冷淡也消融了许多。

大梁战神啊,几无败绩,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个将军语气里带着明显的酸味。

成王微微一笑,缓声道:梁圣祖九年,大梁当今太子凤景荣被乱军劫持,满朝文武无人敢救,是魏王单枪匹马从乱军中抢回凤景荣,魏王当年才十三岁。此后,他披甲上阵,所向披靡。圣祖十一年,灭陈国。圣祖十二年,战蜀中,几经死战,拿下天险剑门关,最终将蜀中纳入大梁版图。当今皇上武帝继位后,梁武帝二年,灭古滇,我南召也几欲亡国。同年,又拿下蕲州河阳,灭宋。梁武帝三年,驱逐柔然。梁武帝五年,战拓跋,将拓跋赶至阴山。梁武帝八年,阳澄江决堤,魏王亲赴阳澄江,负薪决河,治理水患。随后拓跋挥师南下,一路攻下关崂山,阴山,西北大营,剑指洛云城,又是魏王披甲上阵,拿下西北大营,将拓跋赶至漠北!

大殿上一片寂静,大家似乎都沉浸在成王低沉舒缓的声音里,似乎又沉浸在魏王辉煌而短暂的一生里,连高高在上的段皇都沉思起来。

虽然,魏王是敌国将领,但是,他值得任何一个人尊重,这种尊重不分国家、不分民族,讽刺的是,他恰恰得不到本国帝王的珍重。

段盛炎又想,若是魏王生在南召,也姓段,他能容得下他吗?段盛炎思至此,不由的看向了殿中的成王,他这个兄弟也是文治武功一流,前车之鉴,一定要珍惜啊。

各位知道魏王拿下西北大营用了多久吗?成王抛出了一个问题,将正在沉思的各位大臣又拉回殿中。

众文臣摇头,他们哪里知道这个。众武将也摇头,他们哪有心去了解这个。成王冷笑一声,朗声道:两个时辰,魏王只用了两个时辰,就拿下了西北大营。试问,我们在场的各位,谁能做到?

成王冷冷的扫视着朝堂,声音也冷峻起来,至少本王做不到,不知道齐将军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