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只问百姓冷暖(1 / 2)

凤羽杉和洛依依随着小童进入了茅屋后,就见一鹤发童颜的老人,正笑意盈盈的看着他们。那老人一身素麻宽袍大袖,身姿修长,雪白的头发用玉冠束起来,真的是一身仙风道骨。

端木先生。凤羽杉躬身行礼。

魏王。端木容与笑意盈盈的还礼,两位请坐。

凤羽杉和洛依依跪坐在堂中的草席上,洛依依小心的打量着这个屋子,这屋子里的陈设除了这草席,还有一张书案,剩下的就全是书了,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是很贴切了。四面墙上,一眼望去全都是书,就像个图书管一样。

那个小家童奉上茶来,凤羽杉瞧着这孩子的模样,便笑道:端木先生,子希现在正在蜀中行医,蜀中出现时疫,他便暂时留在了蜀中,没有跟着许致远和谢志考察河阳蜀中渠。

嗯。端木容与满意的点头,又道:魏王冒险来此,应该不只是为告诉老夫子希的近况吧?

是。凤羽杉微笑点头,羽杉此番来,是为了河阳蜀中渠,河阳大旱,不知端木先生可知?凤羽杉微微瞧着眼前仙风道骨的老人,不知为何却想起了澄清观供奉的救苦天尊,这样的洞仙福地,什么苦难也传不进来吧?

河阳十年有八年春旱,只是老夫未料到此次到了入夏,竟然还未落雨。端木容与有点抱歉的笑笑,又抬眸看着凤羽杉道:连年战乱,河阳人口凋零,尤其是青壮年较少,往年也很难组织人力开凿水渠。

凤羽杉自然知道端木意有所指,无外乎是阳山一役,河阳的人口损失太多,那场战事实在是太过惨烈。洛依依也猜到了老神仙大概是在内涵凤羽杉,忍不住腹诽道,你不是神仙吗?都能养仙鹤,未卜先知这点事也算不得什么吧?不能祈雨吗?估计要比献祭的朱尖专业多了。

正如端木先生所说,河阳十年有八年春旱,且又人口凋零,青壮年在战乱中死伤殆尽,所以河阳蜀中渠才至关重要。

此事关系重大,老夫自然知道,皇上也让我看过水渠的规划,河阳蜀中渠贯通大梁南北,对大梁至关重要。

端木先生,河阳蜀中渠不只是对大梁至关重要,更是对百姓至关重要。河阳大旱,饥民已开始四处流动乞讨,如果流民之势渐盛,难免会再生祸乱,所以羽杉决定先启动河阳段水渠的开凿。将大梁各地的饥民流民汇聚河阳作为河工开凿水渠,提供一日三餐,待水渠修建后,让他们就地安家,开垦荒地,成为常住民,这样能对河阳的人口弥补一二。

河阳原来沃野千里,如今是荒无人烟,若真能促成此事,魏王将是河阳千古一人啊。

端木先生过誉了,阳山一役让河阳青壮年死伤太多,羽杉罪责难逃,也只能是尽心尽力为河阳百姓做些事情,算是弥补一二吧。凤羽杉此话说的真诚坦荡,倒让端木老神仙有些尴尬了,他刚说河阳连年战乱,人口凋零,本就意有所指,没想到人家直接将罪责担下了,只这一点,端木容与就知道那金銮殿上高高在上的人,是不如眼前的魏王的。

其实,以端木容与的见识,自然知道大梁和宋国的战事,责任当然不只在一人身上,那金銮殿上掌握魏巍皇权的人有责任,那满门忠烈的将门有责任,眼前这杀伐决断的战神王爷也有责任,可是此时论功过是非又有何用呢?阳山上的桃花不会再开,数万将士早已化作累累白骨,这乱世流离的冤魂何止河阳一处!

端木容与轻叹一声,忽然觉得在眼前的年轻人面前,自己一把年纪却小家子气了。大概终是为了那金銮殿上情同父子的凤羽鳞,对眼前的魏王产生了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