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当年之事(三)(2 / 2)

德妃娘娘甚少对宫启涵如此严肃,宫启涵一时间被自家母妃的态度也弄得有些茫然。但是在反应过来之后,宫启涵抱着自家母妃的腿,心中全是不可置信。

自家母妃既然如此警告自己,那边证明此事是真的凶险。且就自己现在所知晓的,七皇兄和大皇兄可能是在查元后当年逝世的原因。如此一来,结合自家母妃的态度,便足够证明当年元后的死是真的被人动过手脚的。

所以,在如今七皇兄和大皇兄已然掌握了皇城大半的势力的情况下,自家母妃对于此事还是如此忌讳莫深。证明幕后之人的能力或许在七皇兄和大皇兄之上,或许与其旗鼓相当

不过,宫启涵心中虽然思绪万千,但是面上却是一分都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意味深长的道。

母妃,您作为一个母亲不能理解七皇兄和大皇兄的执着。但是儿臣作为您的儿子,却是十分理解他们的心情的。

语毕,宫启涵眼眶微红,抬眼看着自家母妃道。

元后的事情本就因着过去多年,故而七皇兄与大皇兄虽然一直在隐秘的查此事,但是却没有查到关键性的证据。

可仅凭此事谁是最大的而受益人,便能猜出幕后黑手一二。如今那幕后黑手接连落马,今日便是行刑的时候。

说到着,宫启涵顿了顿,到底是没有隐瞒自家母妃,而是选择将自己知道的,和自己的猜想都说了出来。

儿臣来向您请安之前,刚从父皇哪里过来。大皇兄脚步匆匆的去了父皇的寝宫,如此一来,您觉得,今日七皇兄到底是为何一进宫便来到了您的宫中寻求当年之事的真相?

德妃娘娘一开始还因着自家儿子的分析而暗自摇头,但是在听到太子殿下去了皇上的寝宫之后,心中一惊,连忙问道。

太子殿下去皇上的寝宫作何?

语毕,似是发现自己即便是询问自家儿子,自家儿子怕是也不知晓具体情况。故而德妃娘开口便要喊刚被自己挥退的人,宫启涵却抢先一步,便拉着自家母妃道。

母妃您还猜想不到吗?幕后之人若是真的在今日如期死了,那元后的冤屈便是在真的死无对证了。

闻言,德妃娘娘恍然大悟。起身拉着自家儿子正欲说什么,随后又颓废的坐了下来。

一切都迟了,这会过去殿下怕是已经将事情与皇上说完了。正是的,殿下怎的会如此执拗呢。

宫启涵倒是不觉得自家大皇兄做的有什么不对的,以前大皇兄不为元后主张公道,是因为大皇兄没有那个把握和能力。如今有了那个能力和把握,为何不能努力拼一把,换元后一个迟来的公道?

思及此,宫启涵见自家母妃一脸的懊恼,忙开口劝解道。

母妃您不必担忧,大皇兄和七皇兄既然想要做此事,那便是做了完全的准备的。

语毕,宫启涵紧接着道。

母妃与其因为担忧他们会因为此事而有危险,以至于让两位皇兄茫找,连自己要面对的敌人是谁都不知道,还不如将您所知晓的告诉他们,好让他们知晓自己真正的的对手是谁。

德妃闻言一怔,一时间也说不上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到底是对还是错,毕竟多年前是元后姐姐一字一句的告诫自己,万不能将自己知晓的事情露出了一丝风声去,否则便会召至祸端

眼见着自家母妃沉默了下来,宫启涵倒也咩有打扰自家母妃思考,反倒是就地那么跪着,默默的陪着自家母妃,等着自家母妃自己想明白。

德妃娘娘倒也没有思考多久,到底是从后宫争斗之中幸存下来且还最终胜出的人。德妃娘娘思虑了一会儿便做下了决断,吩咐底下的人将七王爷请过来,随即让自家儿子先坐下。

宫璃墨原本还想着,在德妃娘娘这里,怕是要耗费很久的时间才能等到德妃娘娘开口。不料十三弟刚离开没多久,便有人来请自己去德妃娘娘的寝室一谈。

宫璃墨心中虽然疑惑,但是倒也没有说什么,安安静静的起身跟着来通报的人走了。在行至室内的时候,这才躬身向德妃娘娘的方向行了一礼。

儿臣参见德妃娘娘。

德妃娘娘闻言点了点头,示意平身。待让七王爷坐下了,这才开口道。

七王爷真的是执意要知晓当年之事,且不后悔?

宫琉璃闻言心中有些意外,但还是起身颔首,淡淡的道。

是,儿臣确实想要知晓当年的事情。而且不管当年之事为何,儿臣都不悔。

德妃娘娘闻言道点了点头,又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姐姐,就当是妹妹无能。如今妹妹选择告诉他们,也只是为了不让他们因为不知晓真正的敌人是谁而忽略了自我保护。

思及此,德妃娘娘抬眼看向一边的宫启涵,随即开口道。

你便先回去吧,若是无事,多跟着你大皇兄学一学政务,日后处理事务才不会手忙脚乱。

宫启涵也知晓元后的事情,自己留在这里听到底是不太合适,故而闻言行了一礼便退下了。待宫启涵离开后,德妃娘娘这才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回忆起往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