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淑琪也和莫淑瑜一样想到了莫淑瑜肚子里的孩子。
这个孩子是她给莫淑瑜和萧易焱婚后的大礼,怎么可以在今日就被人拆开呢,那她前期做的那些准备就白白浪费了。
她只知道太后会厌恶当中作弊的人,却不知道她会生气到这样的地步,生孩子会想到要杖责两个人。
杖责对于温春熙来说只是一顿时间不短的皮肉之苦,对莫淑瑜这样的孕妇来说,绝对是催命符。
或许那二十个大板都还没打完,莫淑瑜就会流产了。
所以在一片寂静中,莫淑琪抬起头,开口了。
莫淑琪抬起头,望向站在高处的太后,眼神坦坦荡荡,请母后息怒!儿媳知道母后会想到惩罚姐姐和温小姐,不仅是气愤两人对众人的欺骗,还有对两人玷污了文人品质的愤怒。
创作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不仅需要前期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还和创作时创作者心境密切相关。抄袭别人的诗句在,在抄袭者看来或许只是剽窃文字,可在创作者看来完全是在出偷自己的孩子。
儿媳理解母后先惩罚两人的心情,也知道母后惩罚背后的深意,但是儿媳不赞成母后杖罚姐姐和温小姐。
太后听了莫淑琪一番关于诗句和创作者之间的理论,感觉今日的莫淑琪说话真的是说到自己的心坎上,心里头的愤怒也相应减少了许多,听到莫淑琪反驳自己的刚刚的话,心里也没抬生气,反而接着说:你为什么不赞成哀家杖罚这两人,假如你的理由哀家能够接受的话,哀家可以不杖罚两人。
莫淑琪听到太后这样的语气,心里就有了点底,母后惩罚两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杜绝两个姐姐以后找人代笔的行为。两位姐姐会选择找人代表作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学识不够,做不出足够优秀的诗句。
杖罚只会让他们以后对作诗有更大的抵触心理。儿媳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母后假如真的想让两位姐姐杜绝找人代笔写诗的行为在,最好的方法是让这两位姐姐多抄写几遍前人的佳句,不仅达到了母后惩罚的目的,还能提高两位姐姐的学识水平,说不定两人以后就可以写出绝佳诗句了,再也不用考虑找人代笔了。
母后,你觉得媳妇说的在理吗?
莫淑琪说完一席话,两只眼睛带着期待望向了坐在高位上的太后。
太后听完莫淑琪的一番话,连胜的怒意消散了许多,脸上多了一抹沉思的表情。
她站在高处,又看了跪在地上的温春熙和莫淑瑜一眼,叹了一口气:琪儿你说的有道理!惩罚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杜绝这样的行为,让他们以后再也不敢找人代笔。那就这样,你们两个那二十个大板我就给你们免了,但是你们两个人要将前朝编制的那本《万首佳作诗句》抄五百遍,每个月哀家会派人去你们府上查看进度。
跪在温春熙旁边的国舅夫人,在听到太后这句话后大大松了一口气,眼睛里带着泪水,低头给太后谢恩。
莫淑瑜听到太后说的话,鼻子泛酸,在眼眶里打转了许久的眼泪终于从眼角往下落,原本悬在半空中的心终于落在了实处,可内心深处对莫淑琪却更加怨恨。
假如莫淑琪真的打算在她面前当个好人,刚刚为何又要在太后面前拆穿自己的谎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