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话不能说。
“电视机可不好搞,对了,你先这里忙,我出去一下就回来。”楚豫东说走就走,到了门口回头嘱咐她:“把门从里面拴上,我回来叫你。”
“你去干啥啊?”刘乐瑶问。
楚豫东已经走出去了:“好事,等我办成了和你说。”
这件事是楚豫东一直都放在心上的,并且也都在办理手续了,只是涉及到一些环节需要谭建华出面帮忙,当然还有些小事也顺道办了。
已经是夜深了,谭建华依旧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忙碌着,最近的他是格外的忙,一方面要开代表大会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刘乐瑶。
刘乐瑶的事情表面上看是开了特例,并且畅通无阻,但实际上在这些看似繁华之下,是各方角逐的战场,就像是古罗马的角斗场一般。
赞成的、反对的甚至中立的都自成一派了,更有人不遗余力的想要把这一切都推翻,几次三番在重大场合都说过,资本主义抬头的苗头要扼杀在摇篮里。
这样的言辞,谭建华只觉得如临大敌,作为基层干部,他亲眼看到了刘乐瑶所做的这一切,并且完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这一套办法真正的实施起来,那整个国家将会焕发什么样的勃勃生机,每每想起都会忍不住激动。
与此同时,他也十分清楚的明白,不管是他,还是曹怀山,甚至是傅远征,都在拼尽全力的撑起强大的保护伞,护住刘乐瑶这一刻小幼苗,在还未成气候之前,不被风吹雨打摧残掉。
不得不说,谭建华是个好官,要说最初有了想要一份政绩的私心作怪的话,那么在刘乐瑶把账目交给他的那一刻起,他的私心早就无影无踪了。
人,不过百年之身,有太多东西可以放弃了,作为基层干部,唯独不能放弃的就是该这种改革契机出现的时候,那一份为国为民的坚持。
所以,在看到深夜来访并站在面前的楚豫东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被打扰,反而有了别样的心思。
“谭市长,我是有事相求。”楚豫东这个人怎么说呢,单刀直入的作风也是看人的,并且他看人有一定的水准,唯一让他看不透的却是刘乐瑶。
谭建华抬手:“坐吧,没事你也不会大半夜的跑这里来。”说着,起身去旁边拿起暖壶给楚豫东倒了一杯热水:“是关于刘乐瑶的吗?”
“嗯。”楚豫东过来接过去水杯:“也有一些别的事情。”
这倒是让谭建华有些意外了,端着一杯水坐在沙发上:“先说主要的。”
“吴大勇调去了凤凰镇当镇长,明珠村的原村支书被停职了,信任的村支书还没有定下来,我是来和谭市长推荐一个人的。”楚豫东看谭建华竟带了几分淡笑,便接着说:“我并不是托大,而是有附加条件,明珠村是落后村,其落后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大的一条便是没有水利设施,没有电力设施。只要我推荐的人成为村支书,我便可以在这两方面出出力。”
谭建华把水杯放在茶几上,收了原本的笑意,认真的看着楚豫东:“你这话说的倒是很入我心,明珠村这样的村子我们彭市还有好多啊,但这个家太穷,我这个当家长的顾不过来,不过,我想问问,你推荐的人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