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0章真是好心机!(1 / 2)

她便知道,这些人没听过这句话。

说真的,她在这里这么久了,也不知道现在这是个什么年代。

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完全没听过。

赵梨花觉得这应该是个什么平行世界或者架空时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出自“荀子·哀公”。

是荀子,魏征和唐太宗讨论君与民的关系及其重要性的故事。

赵梨花很快编了个谎言:“梨花就是在乡下的时候无意中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当时才学习认字,不知道还这句话什么意思,但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便记住了。”

皇帝连忙追问道:“那本书可还在?”

在皇帝看来,这本书里必有大智慧。

赵梨花摇了摇头:“不在了,从乡下搬到镇上,又搬到京城,那本书早已不知哪里去了。”

开玩笑。

就算有她也不能拿出来。

皇帝不太相信赵梨花说的这句话。

赵梨花若是一般村丫的话,这么说还没毛病。

可赵梨花明显不是一个普通人。

怎么可能会把这么大智慧的书弄丢呢?

不过。

他作为一国之君。

不能为了一本书而失去风范。

赵梨花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下去了。

这时,三皇子龙天羽的低沉又富有磁性的声音传来:“哎,可惜了一本好书,想必是那时候被村里人围攻匆匆忙忙跑到镇上的时候丢了吧。”

他的话含着一股浓浓的惋惜之情。

赵梨花一下就反应过来了,龙天羽这是在帮她说话。

皇帝多疑。

就她刚才说的话,皇帝心中肯定是有疑虑的。

龙天羽的话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被村里人围攻?还有这种事儿?”皇帝问道。

龙天羽点点头,把当年他意外受伤,流落到梨花村养伤时,正巧遇到赵梨花和倪温瑜被村里人绑着差点烧死的事情一一说给皇帝听。

“竟有此事!”皇帝听得气愤无比:“没想到我们月离国还有这等无知刁民!”

赵梨花心中微微无语。

这老皇帝对自己的管理太过自信了吧!

他是没出去亲眼看看,不知道情况!

不仅无知刁民多的很,吃不起饭饿死的也多的很。

就算是发达如二十一世纪的时代,也还有很多吃不饱穿不暖读不起书的人呢!

更别说这落后的古代了!

赵梨花怕皇帝迁怒梨花村的人。

想了想,她还是为梨花村说了点好话:“陛下,那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且我和倪大哥在村里修了学堂,村里得孩子都能学读书认字,现在村里人变很多了。”

皇帝听罢,点头赞扬了一句:“不错。”

“就是可惜了那本书。”

听得出皇帝对那本书的执念很深。

赵梨花开口道:“其实那本书也没什么,就是写了些乱七八糟的故事,梨花看了之后除了那句话,啥也记不得了。”

几人在这说得气氛一片融洽。

跪在地上的大皇子显的格格不入。

像一个局外人一样跪在那里。

他越听越不对劲。

他今天来他父皇面前闹这一出是为了让赵梨花得到惩

罚的啊。

怎么变成这样子了?

不行!

不能再任由事情再这样发展下去了。

他有预感,他们再这样说下去,赵梨花不仅屁事没有,可能还会得到他父皇的奖赏。

他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大皇子想着想着,马上开始找存在感了。

他大声嚷嚷道:“父皇,不就是一本书吗?您要是喜欢,儿臣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为父皇把那本书找出来。”

按照以往的发展套路。

大皇子以为他父皇肯定会呵斥他。

结果没想到皇帝一口就答应了:“好,你给朕找出来,找到之后朕重重有赏。”

皇帝话音刚落。

大皇子就傻眼了。

他就是找找存在感,想扰乱赵梨花他们和他父皇之间和谐的对话而已啊。

可不是真的要去找啊。

赵梨花刚才说的那本书叫什么名,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他怎么找?

而且他十分不信任赵梨花。

他觉得可能都没有这本书的存在。

十有是赵梨花故意这样说,以此来吸引他父皇注意力的。

这下他又要为了找这本莫须有的书费点心思了。

贱人!

真是好心机!

大皇子看向赵梨花,暗暗骂了她一句。

赵梨花一看大皇子那不安好心的眼神就知道他肯定在心里骂她。

她扬起嘴角,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来:“陛下,大皇子可真是孝顺呢,为了找一本书就要上刀山下火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