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学子一哄而笑,还拉了他到这样体面富贵的酒楼里来喝酒,这分明是他是冤大头,他还当自己人缘好。
以他做生意这些年的眼里看,这几个吃酒的看起来都不像是腹中有多少学问的,不过是借着读书人的名头,吃喝玩乐罢了。
可花他梁家的钱,他没意见,这梁永贵花的可是他钟振兴的钱,当时自己气得不行,眼见着身边王老板在,才强忍着去了。
事后忙碌,便忘了,如今梁氏唠叨,他想起来了,自然要说出来,别以为他不知道她背地里往娘家贴补。
梁氏十分气恼,可今日出了这种事,她也不敢惹他生气,只能安耐住了,亲自服侍他歇下。
腊月二十四,就要开始正式过年的章程了,那一天,要送灶神,过小年。
元钟灵特意选在二十二日的时候,动身前去,钟静姝如今和元钟灵形影不离,元钟灵本不想带她的,结果,拗不过她,还是带上了,正好的,也让她了解了解自家田庄里都种的什么,农家的鸡鸭等物,别到时候闹出十文钱一个鸡蛋的笑话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往赵家村去了,东西是周旺提前准备好的。
周旺自跟着她们母女回京,依然做着她母亲身边的大管事,管着母亲的一些事物,这次周旺的没跟来,将事指派给了他儿子周庆丰。
周庆丰十分妥帖,自己领了十来个小厮,又带着他父亲亲自在老侯爷当年的亲随里头挑了的一些为人可靠,且功夫在身的小子,充作侍卫十余个,护送着满满当当的五个马车的东西。
元钟灵领白芍、白英坐一辆马车,白芨、白蔻与冬嬷嬷三人,坐一辆,总计七辆马车,不紧不慢地往西城门去了。
元钟灵去的匆忙,等梁氏得知她去了赵家村的消息,有些后悔没有早点跟元钟灵商量商量,还带给她说说好话,听她给钟静怡捎带一点御寒的衣物,然后她再给衣服隔层里夹带点东西。
这现在撵都撵不上了,后悔也来不及,只能暗暗偷骂元钟灵这丫头精怪,不好说话,刻薄等。
赵家村,临近过年,许多的人家都已经备足了年货,打算过一个好年。
正国这十多年,年年风调雨顺,收成都很不错,凡是佃了田地种的人家,只要肯干,农闲的时候再去县城里打一打零工,手头便都能攒几个钱,平时舍不得,这过年便都能舍得出来。
从京城往赵家村,中间还要经过一个乡镇,叫做柳河镇。
元钟灵来的这一天,正是逢集的时候,街头热热闹闹的,来来往往的许多人,有穿戴体面的乡绅,有粗布打扮的农户挑着柴,有打扮干净的妇人怀里抱在孩子在街头买甜嘴儿给孩子吃,好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
元钟灵正微笑看着街边的景象,忽然在一个绸缎铺子,瞄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影,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