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沉着脸,将惴惴不安的刘氏看了一眼,才看向三房的弟妹张氏:“你也知道,你侄媳妇性子温顺,她娘家把她都给宠坏了,小事能料理,大事却容易感情冲动,以后她定然会改的,咱们还是说怡儿的事情。”
老夫人也是个人精,最后一句话,拐了弯儿,就把刘氏的话扔到一边去,暗示她没有说话的资格。
刘氏涨红了脸,不敢吭声了。
老夫人继续说道:“瑜丫头昨日说的,也是气话,她也是当娘的人了,还是这么不稳重,不过她也是为了侄女儿心急才口不择言的,怡儿年纪小小的,自然不能去馒头庵那样荒村野地的清苦地方去思过,你知道的,老侯爷在京城往北去的方向,在一个叫向阳镇的地方,有一处庄子,环境清幽,佃户都十分朴实,怡儿就去哪里吧,过个三年,再回来。”
向阳镇的庄子?
钟静怡蓦然抬头,看了看老夫人,又看她的祖母张氏,这是什么地方?她听都没有听过,地方一定很偏远!
钟静姝也不知道,刘氏也迷惑,但是除了她们,其他的人却都知道的。
向阳镇那边土地肥沃,靠山靠水是一处种庄稼的好地方,平西侯府老侯爷当年被赏赐的时候,那里就划了有三百亩地,可是因为有些远,当年外出避暑游玩的时候,也只去近郊的赵家村,那里也有陛下赏赐的两百亩地,有一处庄子,闲暇时,看麦浪滚滚,果实累累,老侯爷还曾自己下田耕种,别提多惬意了。
三房老太太张氏脑子立刻就想到了,她立刻说道:“大嫂,向阳镇离咱们太远了,万一怡儿在哪里有个什么好歹,这天高路远的,怎么来得急接她回来,近点的如何,我知道大哥大嫂在城外的赵家村也有庄子,就去哪里,如何?”
老夫人恼了,这还有挑肥拣瘦的:“弟妹,怡儿是去思过,这还能挑挑拣拣了?”
三房老太太张氏心里也有些不高兴了,钟振业却是快速说道:“要不然这样吧,去向阳镇那边也可以,但是天高路远的,她小小年纪可别真有个好歹的,咱们得把伺候的人带上,去思过,又不是要她的命,伯母一定会同意的,是不是?”
老夫人无言以对,只能憋气,脸上带出这样的情绪来。
钟瑜也有些心里不踏实,万一钟静怡出个什么意外,可真别到处跟人说,是大房得理不让人,真的把人害死的。
元钟灵把钟振业看了一眼,垂头不语,三叔这样的精明,也怪不得前世能够跟着三皇子,混的最好,可惜就可惜在,三叔不爱读书,至今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不然,谁都拦不住他在朝堂上运筹帷幄了。
“是去思过的,还是去享受的,带那么些人,是去游山玩水的?”老夫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钟振业忙说:“伯母您说的对,所以,就去大伯在赵家村的庄子上吧,只准她带一个丫头一个婆子,每月给她一两银子的零花钱,太夫人知道她犯下这么的大错,还叫她抄写孝经呢,到时候,每个月都让她把抄写好的孝经给您送来过目。”
老夫人忙说:“怎么能给我过目,直接给太夫人才是,算了,就按着你说的办吧,我也不是非得看着怡儿这孩子不好,她犯下这样的错事,到底也是要给外面的人一个交代才是,对不对?”
“对对对,伯母您说的都对。”钟振业能屈能伸,认错态度非常好。
“大嫂,这事,您看,就这样吧?”三房老太太张氏,眼巴巴地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