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嬷嬷在一边高兴地看向老夫人:“这分明就是老夫人您年轻的时候呀。”
自家小姐年轻的时候,可金陵府多少公子心悦之人,最后进京嫁给了白手起家的老侯爷。
老夫人听着,心里也很高兴,只是心里到底冒出些酸涩来,只有父母不合格的孩子,才会懂事的更早。
周旺把信成功的传递给了老侯爷与老夫人,两个人高兴了好一会儿,便叫田管事这几日什么事都不必做,好好的带着他旺叔歇一歇。
周旺去了,长房里轻松愉悦的气氛,很多就被二房和三房的人知道了。
老侯爷的那位继母,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牙口不太好,一脸的褶子,锦绣华服包裹着她弓背驼腰老迈身躯,被两个丫头左右搀扶着,走在西府的后花园子里,她慢吞吞地走,两个丫头以及身后跟着的数名仆婢也低头垂手跟在后头跳着脚,一只脚掌一只脚掌的慢慢跟着。
看这样的排场,知道的人,知道这是平西侯的继母詹氏,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一家富贵雍容的老祖宗。
詹氏一辈子顺心如意,不是自己生的长子,还给他挣下一个诰命夫人的头衔,给她无比的尊荣,两个儿子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在长子打下的家业上享受一辈子。
她滋滋润润的过着荣华富贵的好日子,成日间十分的顺心如意,听着身边老妈妈的话,眼皮抬也不抬一下:“我如今脖子都埋到土里的人了,告诉我这些做什么,韩氏呢?”
“二老太太带着姑娘们去城外的普济寺上香去了,说去一定要给你求一个长命百岁来。”老妈妈笑吟吟地恭恭敬敬地说道,其实是打听到北平侯的世子爷会随着侯夫人去上香,带着姑娘们偶遇去了。
“哦。”詹氏今年八十四了,她也不贪,果真叫她活到一百岁,她就满足了。
心想着,什么大不了的事呢,下头的人跟不过是收到了钟瑜那丫头的一封信罢了。
詹氏老了,什么多事情都不想过问了,只是,到底那边的不死,她的两个儿子如今还在平西侯府寄人篱下,她就觉得死不瞑目。
她就不信,身体健健康康的她,还熬不过那一个半瘫的。
韩氏不在,她就叫人告诉了三老太太张氏。
张氏五十七岁,素日十分注重保养,又生的体态圆润,脸蛋圆圆的看不出一点细纹来。
因此,她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的样子,听得下人回复,便打发了身边的嬷嬷:“找个周旺的老相识,套一套他的话,这钟瑜到底什么个情况,是老蚌生珠生儿子了,还是只有她一个人宝贝的废物元昭就要升迁了?”
话语里是掩饰不住的轻蔑与鄙视,儿媳妇梁氏在旁边坐着,掩唇一笑:“娘,这怎么可能呢。”
如今吏部主管官员任免升迁的蔡大人,可是他们三皇子的人,京里头的官职,一个萝卜一个坑,来一个就得走一个,挤得头破血流,哪有元昭的份儿。
至于老蚌生珠,听着就觉得搞笑,二十年不见了,当初因为她处罚一个丫头就被指到脸上骂歹毒的,性情无比娇蛮和任性的钟瑜,现在不过是一个怨天尤人,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愿意去正眼看一下的黄脸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