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物?
有人有些疑惑,并不是很相信兰庆元的话、
但是在场的可不都是考古的专家以及大师,可是还有陶家兄弟在呢。
陶国辉虽然有些不大懂兰庆元的这番话,但是陶国光懂啊。他原本就是军中精英,转业退伍之后,才加入新组建的文物缉私队伍的。一听兰庆元的话,眼睛就是一亮。
对啊,大多数地方,对于易燃易爆的有毒有害东西,那到好唯恐避之不及。但是,有地方却是专一研究这类东西的存在啊。这种古代就有,如今已经失传的好东西,那些地方是绝对感兴趣的。而且这次调来的一些防化兵,不就是那个地方的一员么?
想到这里,陶国光咳嗽一声,在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之后,才开口说到。
这东西的去处,以及所用的花费,不成问题。至于别的东西,我不大懂。需要联系以后,才能告诉大家。
说到这里,他直接闭嘴,坐下了。
在座的那些专家,特别是局里下来的那几个,可是都知道陶国光的身分的,既然有他开口背书,那是绝无问题的。退一步来说,就是真有问题,以陶家的实力,这等问题,会成为问题么?开玩笑呢。
可抽取除了这些气体之后,里面不就成了真空?会不会有所损坏啊?
又有人开口问道。
这还不简单?一边抽,一边往里面运送不就行了?真要抽成真空,恐怕是这地方是会直接塌陷的。
这种问题不用兰庆元开口,就有人直接回答说道。
并且还又有人补充了几句。
这样最好,直接往里面充入不含氧气的惰性气体,还能防止立面板的好东西,氧化变色以及损坏呢。
他这一说,大家顿时拐过了弯子,纷纷开口赞同说到。
不用惰性气体也行,那玩意儿太贵,氮气就行,不但容易得到,还便宜呢。而且对于里面的东西,氮气有着极好的保护作用。
空气中的成分,含量最多的就是氮气和氧气,而分离出氮气来说,是相当简单并且便捷的,直接抵用液态压缩分离就行了。由于氮气的沸点是零下192度,氧气是零下183度,所以,先把空气压缩到液态之后,释放升温,先分离出来的就是氮气。砸和就是工业氧气和氮气的制备提取方法。
虽说这种办法得到的氮气并不是极其精纯的那种,但是,只要把空气中的氧气个分离出去,不管氮气精纯与否,都能杜绝了里面的物品遇到氧气而发生极快的变化,。氮气相当的稳定,在文物保护上,也是会用许多氮气填充密封箱,来保存一些容易损坏的纸质以及木质的文物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要是个城市,有着一些工业的基础和厂子,工业制备氧气和氮气的工厂,那就是必须的。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氮气所需要的量大之后的来源问题。
如果有着移动的那种设备,可以说,都能在现场源源不断的供应所需的氮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