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大汉,何其久远,足以让所有人,无论平明百姓,还是士人豪族,都认为只有刘邦的龙子龙孙,才是天下正统。
曹操虽然自信能够一手扭转乾坤,但也没有感觉到自己将会取刘汉而代之。
夜羽说的太露骨了。
夜羽呵呵一笑,继续道,“当然,我并不是建议大哥扫清天下后,取代刘汉。”
曹操不由地闷哼一声,双手轻摇道,“翔实勿要再多言,大哥已经知道你的意思。”
再不阻止这家伙,天知道他还会说出什么样大逆不道的话语呢?
曹操想起夜羽协助五米道张鲁攻取汉中郡的事情,暗忖夜羽行事果然大异与常人,仿佛无所顾忌。
本来五米道在天下士人眼中,乃是逆党一流,因此都蔑称为米贼;夜羽当日虽说是为自己日后重新一统天下着想,但如此坦然地与他们合作,仍然大出曹操的预料。
再加上夜羽向自己推荐的枣祗之事,也说明夜羽观念与常人的不同之处。
枣祗建议的屯田制,就是将兖州世族的荒芜田地没收官府,然后组织人手进行耕种,大力发展农业,借以充实军粮。
中原从张角发动太平道大起义,席卷中原,因此中原士族和豪强在战祸中损失严重;再加上董卓乱政,以武力胁迫居于雒阳的士人与文武百官迁徙长安,又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原士族和豪强之力。
雒阳乃是大汉皇都,天下精英士人云集之所。
雒阳城内,仅仅太学之中,就号称两万太学生。因此董卓的这番动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带走的不仅仅是众多士人,而是士族的代表。
虽然如此,但士族和豪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在中原各州,因土地兼并而大力聚集的土地,仍然在各方士族和豪强名目之下,普通百姓依旧只能望之兴叹,不得不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夜羽呵呵一笑道,“大哥雄略,远胜于我,自然知道日后在通往霸业的道路上,与士族豪强间难免会产生分裂,我的意思只是说,大哥如果真的将实行枣祗提议的屯田制,那么到时候与士族而有所纠纷的话,责任并非在于大哥。一切,都是士族享受了太多特权的原因。”
“我自然知道!”曹操苦笑一声,道,“不过眼下,还是应付兖州境内的黄巾贼兵为主!况且我刚刚成为兖州刺史,众多事情上都需要兖州士族豪强配合方行,如果现在就露出对他们不利的意图,只怕我将寸步难行。翔实勿要多言!”
夜羽轻轻点头。
自己之所以和曹操如此对话,就是为了向曹操表明自己的心愿而已。
我不想成为终日生活在一名意图争霸天下者身旁,然后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牺牲品。
次日,夜羽离开东平,北上渡过黄河后,再饶道赶至东阿。
在经过被黄巾军攻陷的地区,夜羽看到了他意想不到的情况。
这些地区的治安相当有条不紊,而且从管理上来讲,也颇有独到之处。
更让夜羽感觉到惊讶的是,这些地区,居然已经开始重新恢复了农作物的种植。
这绝对是一个初步形成规模的政权才会插采取的政策。
据夜羽所知,以往的太平道领导的黄巾军,从来没有这样的先例。
先前所有黄巾军往往以攻城掠县为主,专门掠夺粮食充当军粮,然后继续转战四方,很少在一个地方驻足,开始建立自己的行政政权。
看来果真是张宝在主持此次兖州境内所有黄巾军的行动了。
数日后,夜羽来至东阿,投宿于一间客栈之中。
当他坐在客栈靠街头的一角注视街上行人时,张思玉在几名头裹黄巾的少女侍卫陪同之下,从大街另外一侧朝客栈行来时,夜羽就知道自己的推测完全正确。
抬头望着玉唇紧抿的张思玉,夜羽目光都露出一丝怪异神色,柔声道,“想不到竟然在这里与思玉见面?”
张思玉深深注视满脸平静的夜羽一眼,目现痛楚,螓首轻摇,叹息道询问道,“大哥怎么来东阿了?我前些日子还听说大哥和曹操一道在东郡的?”
夜羽笑道,“我想来劝说思玉的二叔放弃争夺天下的念头。”
张思玉秀眉轻轻一簇,玉容露出无法置信的神色,摇头道,“二叔怎么会听大哥劝呢?”
夜羽道,“那么,思玉是希望大哥放弃劝说你二叔吗?”
张思玉螓首轻摇,道,“对二叔来说,这是他对父亲的承诺。这么些年来,更是已经变成支撑他生活在这个世间的信念。所以我想,二叔绝对不会因为大哥的区区几句话,就如此轻易放弃的心中那份信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