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纸上谈兵(1 / 2)

三国游侠列传 夜轩冕 1938 字 2020-10-26

“翔实果然是不世的人才!”张宝油然道,“我观汉中之势,才知道当年我和先兄所犯失误的地方,不下数种,不过此次我卷土重来,业已吸取了当年失败的教训,焉有再失败之理?”接着道,“如果翔实肯助我一臂之力,那就更能无往不利,此就大事之举也自然能更加功到渠成……”

夜羽苦笑一声,道,“此事前辈已经提过很多次哩!”

“再提一次又如何?”张宝宛尔笑道,“正是因为张鲁在汉中推行的措施,引起了我的注意,同时也让我发现我太平道重新振兴一事,仍然大有可为。我此次重返中原,自是早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夜羽淡淡道,“我仍然是那句话,因我完全不看好前辈!”

原来张宝在蜀中时,见张鲁攻取汉中郡后,不仅大驱逐境内士族豪强,而且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政教合一的政策,以五米道为主,以招揽的庶族士人为辅,统治汉中,竟然有条不紊,简而不乱,事业朝着越发旺盛的趋势进展。

张宝当时就动了心思。

自当年太平道事败之后,张宝携张思玉入蜀,依旧与中原较众保持紧密联络,同时也苦苦思索以前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借以寻找出应对对策略,意图在重新举事的时候,避免重蹈覆辙,再次失败。

因此当夜羽和张思玉两人携手离蜀后,张宝却并没有立即返回中原指挥原先部属大张旗鼓地重新举事,而是花了一段时间,特意留在南郑城内,向张鲁询问如何治理汉中郡的一些细节问题。

当张宝将张鲁所讲述的完全记熟脑海之后,这才返回中原,先至雒阳,静观观察天下形势,然后在夜羽和张思玉从长安返回雒阳的时候出现在英雄楼,先以言语询问夜羽,知道夜羽对自己的事业毫无兴趣之后按捺不住心头怒火,将张思玉从夜羽身旁强行带走。

两人离开雒阳后,立即奔赴山东一带,先以太平道教内的联络手法召集了青,徐两州的黄巾军渠帅,商议重新起事。

青,徐两州黄巾军渠帅基本上都是当年跟随张角起事的旧部,得到张宝的召集令后立即奔赴张宝指定的地点。

这些人见到张宝之后,顿时悲喜交加。

张宝当年借假死逃遁之事,只有少数几人知情,而这几人后来也在与朝廷官军的对战中先后身亡,因此太平道大部分渠帅以及普通教众都以为张宝真的已经战败身亡。

不过凡是当年跟随张角起事的太平道教众,都目睹过张宝的容貌,因此张宝一现身,就自然而然地辨认出他就是当年的地公将军。

更何况当时跟随在张宝身旁的张思玉手中所捧,即是太平道的至高信物“九节杖”,乃是当年张角传道时亲手所执,太平道教众可谓人人皆知,毫无假冒可言。

在曾经跟随张宝四处作战的老教众们的解释下,青,徐两州所有后入太平道的教众也都对张宝的身份确认无疑。

张宝仍旧在世并且重出江湖的事情,让青,徐两州所有太平道教众都大感觉兴奋。

张宝听取了青,徐两州黄巾军渠帅的汇报后,与众人重新拟订了在日后如何发展壮大太平道的决策,决定借鉴张鲁在蜀地的成功经验,先攻取一州之地后,采取与五米道在汉中郡的政策,先在攻下的州郡内逐步推行与五米道在汉中郡实行的政策,以求巩固内部,稳扎稳打,一改当年只攻城掠县却从没有系统性地统治攻取郡县的错误策略。

夜羽心中苦笑一声,叹气道,“前辈高明之处,夜羽实在钦佩。不过仍旧还是要问前辈一声,前辈自信能够在中原各家士族豪强的联合起来后的攻击之下,保全脚下这块刚刚攻取的土地吗?”

张宝双目蓦然神光大盛,哈哈大笑道,“翔实既然能够助张鲁在汉中成就大事,我又怎么不能在中原立稳脚跟?莫非翔实眼中只有他张鲁一个晚辈,却并不把张某放在眼中吗?”

张宝微微一笑,仿佛若无其事般道,“翔实可知,如果我在中原再败,等于也正就是证实的翔实你在汉中协助张制定的策略的失败!”,

夜羽一怔,想起张宝在黄巾军攻取郡县内推行的政策,正是汲取了张鲁在汉中郡推行政策的经验。他心思电转间,不由地哂笑一声,道,“所谓因事而宜。前辈固然可以搬照公琪在汉中的策略,不过难道没有想过这中原与汉中之地,大不相同吗?”

张宝微微点头道,“张某洗耳恭听!”

他神色愉悦,丝毫不像是被夜羽冒犯的模样,倒让夜羽感觉吃惊不小。

夜羽眉毛轻轻一扬,沉声答道,“夜羽不敢!不过前辈如果真要听我的浅见,我就勉为其难了!”他沉吟片刻,在脑海中将思路整理一番后,道,“当日我之所以会跟随公琪入蜀助他一臂之力,是因为我心知公琪一定会成功。”

是啊!历史早已经记载,张鲁在刘焉的暗中支持之下,攻汉中,杀张修,重新夺回五米道师君的位置,然后在汉中推行政教和一的政策,一直到曹操平定中原,南征失败后,意图先取汉中,然后进攻当时已经被刘备占据的蜀地,张鲁这才投降了曹操。

张宝露出兴趣盎然的神色,道,“翔实为何如此以为?其时我亦在蜀地,但事先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张鲁居然会成功立足于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