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荀彧文若(下)(2 / 2)

三国游侠列传 夜轩冕 1962 字 2020-10-26

综合素质之高,让普通人只能望其项背。

刘焉虽然也算一方诸侯,老谋深算,但与曹操相比,无疑逊色太多。

“大家都在谈些什么要事呢?”曹操大步踏入大厅,先向陈宫点了点头,道,“诚则说另外有事要与陈大人相商,不知……”

陈宫大有深意地望了曹操一眼后,答道,“太守大人勿要为我担心,我与诸位大人相谈甚欢。再说日后我和诸位大人都是同僚,眼下正好熟悉一下也是好事。公台这就告辞,不防碍太守大人与诸位大人相商了!”

曹操点头道,“我亲自送陈大人回府!”

陈宫轻笑一声,摇头道,“不敢劳烦太守大人年,毕竟大人还是公事要紧,濮阳城所有人都翘首期盼大人的到来呢!”

两人相互推来推去,最后陈宫仍持己见,曹操无奈之下只有派典韦护送陈宫回府。

曹操环视众人一眼后,哑然失笑道,“这陈公台倒是个难缠之人。”

荀彧抚须道,“这等坚持己见的人,心中观念极其坚定,同时也很容易走行极端。若他感觉自己观点与别人不相同,必定会引起纷争,刚才翔实就与他匆匆过手一招,不知道翔实如何看待此人?”

夜羽轻轻摇头,答道,“陈公台以濮阳士族代表自居,此次和鲍诚则前来迎接大哥入主兖州。不过我担心他日大哥在兖州推行自己政策的时候,难免会触动且损害兖州世族的利益,到时候,只怕陈公台会有所不满。大哥需要警惕此人方是。”

曹操微笑道,“如果他人刚刚投诚于我,我就对他心怀芥蒂,只怕传将出去,就会寒了天下能人的心,日后还有谁会前来助我成就大事?大哥也知道翔实是为我好,我自会注意便是。文若,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应付眼前此事?”

曹操口中的眼前之事,自是指陈宫与鲍信邀请他入主兖州。

荀彧拍掌道,“这正是天赐于主公的大好良机啊!黄巾贼兵虽然人数惊人,但一无精良器械,二无粮草,兼且其本就是乌合之众,稍赢则气势嚣张,不可方物;反之亦然,稍现败迹,就会人心涣散,士气全无,斗志全消。以主公之谋断,诸将之奋勇,我军士卒之精锐,败贼就在反手之间而已。”

“此等良机,主功万勿迟疑。如志才所言,良机稍纵即逝。如主公稍有犹豫之心,陈宫反教唆濮阳士族和豪强迎接冀州袁绍入主兖州,则我等将会后悔莫及。”

曹操神色微动,肃容道,“幸亏了文若提醒。若真让袁本初前来兖州,还不真助长了他的气焰,其野心更会膨胀!如此!文若与妙才留守陈郡,其他人跟随我与鲍诚则一道前往濮阳。如何?”

除夜羽外,众人轰然应好。

夜羽暗忖荀彧此时就已经成为了曹操阵营的第一号谋士地位,果然有其过人之处。

曹操见夜羽沉默不语,柔声询问道,“翔实为何不答?”

夜羽苦笑一声,道,“我害怕自己会在兖州的黄巾军中遇到故人!”

曹操闻言沉吟不语。

夜羽出身江湖,游侠天下,所交的朋友三教九流,囊括各个阶层。如果说他在黄巾军中有朋友的话,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当年黄巾军的创始人太平道教主张角,也正是江湖众人,更是中原三道中的南华的大弟子,下山后将朝廷昏暗,遂拉拢对朝廷心怀不满的民众,创立太平道,分三十六方,每方的渠帅,本身也都是被张角收为弟子的江湖豪客。

荀彧微笑道,“既是如此,如果翔实有心助你朋友弃暗投明,翔实就更应与主公一道奔赴濮阳。再者,翔实如果能够说服你的朋友,对主公的大计,更是有莫大的帮助!“

夜羽闻言苦笑不已。

张宝正是眼下太平道的正宗大贤良师,,如果想要劝服他投诚曹操,只怕是一件无异于登天般的难事吧?

不过这样的话当然不能说出口。

因张宝在曲阳兵败后,借假死脱身,隐遁而逃,天下人都已经张宝已真死。

如果夜羽告诉曹操等人说张宝仍然在世,先不说曹操等人是否会相信夜羽所说事情的真假,而一旦张思玉知道是夜羽泄露了其叔的秘密,不知道又会如何看待夜羽?

想到张思玉,夜羽不由地轻叹一声,但愿不会在兖州遇到她。

蓦然之间,夜羽发现,张思玉已经成为他心中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

因为特殊的原因,夜羽对张思玉有种难言的好感。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好感,更让夜羽感觉到自己和张思玉之间关系,非比寻常。

夜羽甚至能够隐约地觉察到,自己和张思玉之间的关系,正朝着一个危险的方向进展。

耳边听到曹操轻叹一声后,道,“翔实还是先与我一道至濮阳,如果真的遇到你口中所说的情况,到时候我们再随机应变就是了。”

夜羽无奈地点点头。

但愿此次前去濮阳,不会遇到张宝和张思玉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