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与曹操展开数次试探性的对攻,经历过第一次失利的曹操吸取了教训,以稳扎稳打的作风,针对黄巾军士气虽然极度高涨,但因为兵器破损,战斗力不高等的因素,特意组织麾下精锐部队,趁对方还没站稳阵脚的时候,一鼓作气地冲杀黄巾军部队。
黄巾军普通士兵战斗力原本就较弱,再加上平时训练也无规章,被曹操麾下精锐部队一冲阵,顿时阵脚大乱,陷入各自作战的局面,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力量。
双方数次交战,黄巾军屡屡败退,士气从高涨顿时跌至谷底。
曹操先是随从皇甫嵩朱儁两人屡征黄巾军,任东郡太守时,又征讨于毒,白饶,眭固等人,与农民起义军的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深知对方弱点和不足,然后又能够布置以针对性极强的战略,因此才能够无往不利。
张宝召集青,徐两州黄巾军,时日不多,之所以在进入兖州境内的前期能够攻陷城池,一是因为黄巾军进入兖州实在猝然,驻扎在各个城池里的驻守部队根本毫无准备,完全就是被攻击地措手不及;二则是依靠人海战术,从数量上取得胜利。
人海战术,正是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军们冲击腐朽的统治阶级时倚仗的“利器”。
怀着对朝廷严重不满意心理的民众,会以滚雪球似的让统治者目瞠口呆的高速度,沿路加入已经发动起义的农民起义军。
纵览历朝史书,史官们在描绘天下奋起抗争的农民起义军,往往会用“贼附甚众”来形容一只刚开始力量仍然十分弱小,但眨眼间却迅速壮大,并让前来剿灭的官兵大吃苦头的农民起义军。
“人多力量大”这个词语,在农民起义军身上得到十分恰当的验证。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农民起义军之所以往往大量地运用这种战术取胜,正是因为他们之中缺乏出色的统帅。
历代农民起义军,最终无法夺取天下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一旦统治者开始组织正规力量反扑农民起义军,在与手持精良武器,且又接受严格训练的官兵部队交锋之中,农民起义军往往就很容易吃亏,战事不利。
而且如果此时农民起义军攻陷的地方越大,力量越分散的话,更容易会招致最后的失败。
没有相当数目的士兵,对前来镇压的精锐部队就没有足够的抵抗力量,就变成完全一边倒的形势。
而且,若率领官兵的统帅熟谙兵书,久经沙场,形势对农民起义军就更加不利。
曹操拥有丰富的与黄巾军作战的经验,深知黄巾军的弱点所在,因此他一旦沉静下来,就能够制定出恰当的战术,不仅让黄巾军数量上的优势无法得以发挥,而且巧妙地利用自己手中有限的力量,给予黄巾军最沉重的打击。
张宝数度败阵之后,终于认识到曹操的手段,对他深为忌惮,不敢再轻易出兵。
双方陷入对峙的局面。
曹操虽然极想速战速决,但面对张宝下令所有黄巾军坚守阵地的情况,也感觉颇为束手无策。
双方对峙其间,天下形势,发生了一系列让人完全意想不到的变化。
在关中,李傕郭汜等人率领的凉州兵虽然精锐,面对吕布的强力攻击下,却连败数场,最后在贾诩的建议下,坚守不出。
同一时间,又派遣心腹潜入长安,联络在长安城中董卓的旧部。
有王蒙,李方等人,自董卓被诛的时候,迫于形势投靠王允,但因是董卓旧部的原因不被王允信任,官职被夺而闲赋在家,因此众人都对王允怨恨在心。
这些人对于李傕郭汜等董卓旧部大举进犯长安感觉兴奋非常,与李傕派遣入安的奸细一拍即合,在约定的时间内,率领府中奴仆攻击守卫城们的士兵,大开城门,迎接从小路而赶至长安城下的董卓另外余部樊稠张济等军,里应外合之下,长安城终于又落入董卓余部之手。
吕布军得知长安城被樊稠张济攻取,军中人心思变,士气全无。
原先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同时又要面临着西凉兵前后夹攻的威胁,反将自己陷入了绝境。
吕布衡量之后,不得不带着张辽高顺等亲信将领撤出关中,逃亡关东。
王允并没有接受吕布提出一同逃亡的建议,最终在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等人齐攻至长安皇宫内城,天子驾前的时候,在少年天子献帝面前从容殉身。
李傕郭汜等人自此挟持天子,把持朝政。
李傕自封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另外如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屯弘农。
跺卓旧部,在孤注一掷的情况之下,终击败吕布王允,重新控制朝廷。
但李儒却消息不明,想来是在长安城被西凉兵攻破之时,悄然隐身而退,不知去向。
在江东,孙坚跨江鏖战刘表,原本看似势均力敌的战争,最终以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方式,因孙坚中计身亡而告终。孙坚之子孙策,携其父部下投奔孙坚原先的老上司南阳袁术。
在河北之地,公孙瓒和袁绍果然在朝廷派遣出去的使者大力调和下,停息战火。
只有蜀地,刘焉以绝对的优势,数败贾龙任岐部队,贾龙任岐率领残部逃亡西羌,虽仍想卷头重来,但败局已定,对刘焉再也无法造成威胁。
消息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兖州境内的黄巾军辖区,张宝每听到一条消息时都不由地为之脸色大变。
夜羽眼光之准,竟然如此神乎其神?
如此能耐,确实让人感觉到不可思义。
离当日夜羽与张宝击掌为赌的三个月后,这一日,张思玉在周仓的陪同下,来至寿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