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雄躯轻轻一颤,心头计算片刻,轻声答道,“我们走吧!”言罢头也不回地经过夜羽身旁。
苏固见张鲁身影没入五米道教众之中,哪里还不知道自己的计划落空,大喝一声后,不顾一切地飞身朝夜羽和张卫两人扑去。
张卫兴奋地怪叫一声,长枪轻轻一抖,刚准备迎向苏固之时,只听得耳边一声清脆的弓弦响,一支长箭已经从自己身旁闪电般地飞速射向苏固。即使不用回头观看,张卫也知道那是夜羽所为。
苏固猝然之下虽然勉强避开原本直奔心脏的利箭,但那支箭却依旧恨狠地扎入他的右手臂。剧烈的疼痛感让苏固脸色铁青一片,手中长剑也脱手掉落地下。
“竖子卑鄙!”苏固终于知道对面的敌人行为大异常人,心虚之下停住身影,呆立原地,进退不得,眼睁睁地看着夜羽伸手拉着张卫回身进入人群之中后,然后听到夜羽的那声低喝声音,“放箭!”
苏固眼眸中陡然出现漫天飞射的箭枝,犹如蝗群般不断接近的箭群让他心中刚刚升起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身躯上已经传来一波波连接不断的剧痛。
“每一支利箭扎入皮肤之时的‘哧哧’声,每个伤口喷洒而出的热血流动的‘嘶嘶’声,原来是那么地悦耳动听!”苏固失去所有知觉之前,心头浮起一个怪异的念头。
涔水畔一战,汉中郡太守苏固率领的一万人马,因为苏固中计再先,连接被夜羽设下的计划所迷惑,贸然进攻的情况之下,几近全军覆没。就连苏固本人,也在此役中身亡。
留守南郑城的陈调,从逃回南郑城仅余的五百名不到的逃兵口中得到苏固身亡和官兵溃败的消息后,顿时大为紧张,在南郑城中替苏固举行了祭奠之后,组织起南郑城里所有豪强家中的身强力壮的家丁临时充入放手南郑城的守备部队。
苏固出击五米道之前,原本就给陈调留下五千人马守备南郑城,而现在在陈调的组织之下,南郑城内豪强们纠集起来的临时壮丁也有五千多人,两下相加,整个南郑城的兵力超过一万,依旧比张鲁手中能用的兵力强盛。
当涔水畔一战之后,张鲁收得汉中守军的降兵三千多人,加上原先刘焉所派的两千人马,以及“板夷蛮”的三千勇士,顿时增加到八千多人。如此大好形势,再加上涔水一战,苏固溃败地是如此的迅速,顿时让不少五米道教众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所以当夜羽提出五米道的兵力仍旧和南郑城守备兵力相差太大的时候,有几名跟随张鲁的五米道祭酒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如果再加上一同跟随张鲁从成都而来的所有五米道教众,还有在阆中县所收投靠民众中挑选出来的强壮男子,如此一来张鲁手中可用兵力已经有近三万人,此时已经可以强攻南郑城。
有不少人附和提出异议的祭酒,认为夜羽行事过于谨慎,眼下既然南郑城内守兵兵力薄弱,自然应该第一时间发起进攻,省地耽误了大好时机。
夜羽则依旧认为五米道成功攻取汉中郡之后,还必须防止益州牧刘焉的反扑,所以坚持原先在阆中县城已经提过的意见,极力劝说张鲁不要将从成都城带来的原本属于五米道的兵力以及沿途所收的士兵投入攻取南郑城的战斗中。
否则,一旦兵力损耗过大的话,势必抵挡不住刘焉可能的反扑,到头来一场辛苦,不过是为刘焉作嫁衣裳,那可真是冤枉到极点。
几名提出异议的五米道祭酒对于夜羽的说法感觉过于荒谬,认为首先刘焉会不会反扑,也只是夜羽一味的推测而已,而且他们还提出了一旦五米道成功攻取汉中郡之后,那么就会按照原先在成都之时的计划,以汉中郡为根据地,益州境内所有的五米道教众都将赶往南郑城,如此一来,攻取南郑城的兵力损耗自己可以弥补过来,自然也无须惧怕刘焉的反扑。
夜羽对于这样的说法冷笑一声,当场提出了最尖锐的问题,“既然大家如此以为,那么我倒想反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成功攻取南郑城之后,益州境内的五米道教众确实会蜂拥而来,但是,正是因为如此,你们觉得到了那个时候,究竟依旧是以大祭酒为首,还是由张修做主呢?”
张修是五米道现任的师君,也正是五米道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当年凭借不法手段夺取了原本属于张鲁的师君之位,因此五米道内的元老级老教众一直对张修并不心服,私下都对前任师君张衡之子张鲁拥戴有加,所以张修对张鲁一直心存忌惮。
而张鲁为了躲避嫌疑,借口云游天下寻找如何发展壮大五米道的良策,在雒阳遇到夜羽后,两人一道返回益州,并按照夜羽所提的计划准备攻取汉中郡以作根据地,形成割据之势的同时迅速壮大五米道实力。而眼下即将成功取得汉中郡之时,所有五米道教众都对前景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但夜羽此时直接干脆的就提出了日后究竟该以谁为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沉重地打击了众人的积极性。
“如果我们费力攻取南郑城之后,张修尾随而来到了南郑城里,并以师君的身份命令我们必须听从他的指挥,那么?我们如此辛苦一场,却让张修坐享其成,到底值不值的呢?”夜羽环视了脸色紧绷的众人后,沉声询问道。“不瞒各位,夜某是个外人,此次入川,一是因为夜某师傅左师的原因,二是看重张大祭酒是我的朋友,所以才会跟大家一起为攻取汉中郡出力。但是如果夜某辛苦一场后,张大祭酒却依旧位在张修之下的话,夜某肯定不会前来蜀中受此活罪!嘿!”
面对夜羽直接提出地将五米道一分位二的问题,众人全部觉得心事重重,即使连原先对夜羽的意见提出异议的几名五米道祭酒也全都陷入沉默之中。
张鲁见气氛异常,出言安慰大家先以如何攻取南郑城为首要目的,不要将事情想地太远。
夜羽却并没有顺从张鲁之意,反而伸手制止的张鲁之话,继续道,“夜羽曾经和张大祭酒谈过,只有他原因登上正一道师君之位,我才肯全心全意地协助他攻取汉中郡。所以现在夜某借此机会询问大家,不知道你们是愿意继续让张修留在师君的位置上,还是觉得张修必须退位,好让张大祭酒得到原本就属于他的师君之位?”
张鲁轻叹一声,摇头道,“翔实毕竟不知道我正一道的实情,须知我道教内继任师君必须取得上任师君转交的‘天师令’,才会被大家认同,成为新一任的师君!”
“天师令?”夜羽眉头大皱,反问道,“为何我从没听公琪提起此物?它真的那么重要吗?”
张鲁苦笑道,“这是我正一道最重要的秘密,所以外人很少知晓。‘天师令’是当年先祖父遗留之物,后传授给我父亲,并规定了我道教下任师君必须取得上任师君手中的‘天师令’才能成为名正言顺的正一道师君……而现在,‘天师令’则在张修之手。”
“那么上任师君也就是你父亲既然有心准备让你接任他的位置,张修又是如何从他手中得到天师令的呢?”夜羽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