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重遇李儒(上)(2 / 2)

三国游侠列传 夜轩冕 1841 字 2020-10-26

冰凉的寒气骤然浸肤,张思玉禁不住娇躯轻颤。

夜羽似有察觉张思玉的异常,柔声询问道,“冷吗?又要变天了!”

“不冷!”张思玉芳心一股暖意升起,同时暗自奇怪,以自己的功力,虽然没有到达寒暑不浸的境界,但也不至于如此不济于事,如此一片小小的雪花,就让自己突然感觉到无法抵抗。

降落的雪花开始变地稠密起来,白茫茫地充满整个天地。

三日之后,与吕布在中途分开行走的夜羽张思玉两人,赶至长安城。

双方之所以如此行动,为的是不让董卓引起警惕。

更确切的说,是不想引起此刻坐镇长安城的李儒的警惕。

正因如此,夜羽同样拒绝了吕布邀请悄悄住入温侯府的建议,反而与张思玉住进了长安城的一间酒楼之中。

那间酒楼同样也叫“英雄楼”。

长安的英雄楼,规模比洛阳城那间略小,但与陈留城的英雄楼等同。

老板是一位名叫柳子楚的年青人,年纪不到三十,浓眉大眼,嘴唇上一撇八字胡引人注目,矫健的身躯浑身上下都流露出精明干练的气息。

吕布自然知道天下所有以英雄楼为名号的大型酒楼,其实都是王越与其弟子所创建,因此当夜羽说出到达长安城时会住入英雄楼的时候,就知道夜羽的用意。

夜羽刚刚离开蜀地,中途就被自己截拦,自然要找人转告王越他已经转行到长安的消息,张思玉既不愿意离开夜羽赶赴雒阳,那么长安城的英雄楼无疑是最佳选择。

而另一方面,夜羽入住英雄楼,同样不会引起李儒的疑惑,因为英雄楼原本就是夜羽师门经营的酒楼。

但李儒还是找上了夜羽。

在到达长安城后的第二天,夜羽陪伴着张思玉浏览长安之时,李儒就找到了夜羽。

几天前的降落的积雪,几乎已经全部被雪后的暖阳消融殆尽,只有几处背着阳光的阴僻角落,还能望见几堆面积正在逐渐减少的稀薄积雪。

殷勤的商贩们,早早的在长安城的各个繁华地段,摆开摊位,扯着嗓子大声吆喝,希望能够引来顾客的光临。

夜羽陪伴着张思玉,缓缓地步行在彼此起伏的大嗓门声中。

张思玉面对琳琅满目的,花样繁多的各地货物,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几乎在每一个摊位前都会停留些许时间,饶有兴致的观看的各式各样的商品。

有夜羽的跟随,张思玉更是问题不断,几乎每样商品都会向夜羽询问。

饶是夜羽自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两千年,后知两千年,面对张思玉花样百出的奇特问题,也不得不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之下才能勉强应付。

但他偶尔也有吃鳖回答不出张思玉的询问的时候,好心的商贩见张思玉娇柔可爱,天真烂漫的模样,往往会自动充当夜羽的助手,帮助回答张思玉的疑惑。

即使张思玉并无打算购买他们的货物,他们也同样的笑意盈盈,并无半点怨言。

夜羽缓缓地跟在张思玉身后,看着大街上每位商贩脸上流露出的朴实笑容,心中感慨万千。

长安局势的沉闷与异常,朝中各势力的勾心斗角,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毫无影响。

然而一旦局势有变,最终无辜受苦的,却正是他们这些原本与政治毫无瓜葛的平民百姓。

夜羽蓦然想起自己在成都城中和张渊的对话。

“百姓何辜,民众何苦?”这是张渊的问题。

“上位者就如那相互搏弈的棋手,视下位者为棋盘上的棋子,纵横来回之间,焉有不牺牲之理。”

当他以后面那句话回答张渊的质问时,其实还有另外半部分的话,并没有对张渊说出口来。

“下位者朴素无华,也无太多贪婪之心,因此极其容易为上位者收买。但若上位者果真视下位者为无物的话,任意欺凌,百般剥削。那么正所谓官逼民反,温顺如羊的下位者也会奋起反抗。”

“正如天下各地层出不穷的黄巾起义者们。”

也许,张角是如张渊所想的那样,因见朝廷昏庸,政局黑暗,百姓离心,这才起了叛逆之心,意图率领太平道教众起事。

但是张角率领的太平道起义军在被皇甫嵩等人击破后,其他各地的起义者呢?

他们并没有像张角那样有着严密的组织以及精心的准备,绝大部分甚至不过是小规模的流民组成的队伍。

因为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这些人往往只能聚啸山林,与前来围剿的官兵队伍展开游击战术。

难道说,这些人,也全部都有着不臣之心,一心想成为上位者吗?

他们,只不过都是一群忍无可忍的百姓而已。

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上位者,都能够做到心如铁石,泯灭怜悯呢?居然会将那么温顺的百姓,都逼到造反的路上。

张思玉清脆的招呼声传来,原来两人已经拉开了一段不小的距离。

“竟是翔实!”李儒冷漠阴柔的声音蓦然响起,消瘦的身影从侧面小巷间行出,来至夜羽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