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成功逃离(下)(1 / 2)

三国游侠列传 夜轩冕 1884 字 2020-10-26

夜羽转头观望了身旁的张鲁一眼,喃喃道,“人说风高月黑夜,杀人放火时,真是绝了!”

“眼下可是在大白天!”张鲁指了指天空高悬的太阳。

两人手牵骏马,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一步步地朝城门行去。

守城的士兵警惕的眼神,在每位进出成都城者的脸上来回巡视,仿佛一心想要搜寻出一位可疑人物,好向上级邀功。

脸上挂着吟吟笑意的夜羽张鲁两人出现在众士兵的视线之内,众士兵脸上顿时呈现紧张之色。

夜羽张鲁两人相互交换眼神,心知这些守城士兵定是事先接到上级传达的相关命令,所以见到自己两人才会神色异常。

“翔实和祭酒两人准备何往?”黄权的声音响起在两人耳边。

夜羽露出温和笑容,故左右而言,“瞎逛而已!公衡何必如此紧张?”

“瞎逛?”黄权不由一楞,心中暗忖夜羽这理由也实在太过牵强了些吧,简直就有睁眼说瞎话的嫌疑。

依刘焉之意,本就是准备要在消灭贾龙势力的同时,顺手捞羊地连带收拾掉张鲁,以面张鲁在汉中坐大之后成为后患,再想收拾残局就将困难千重重。

眼下张鲁既然已经自投罗网来至成都城,说什么也不能让他轻易地离开成都半步。

因此刘焉早就暗中下达了要盯死张鲁的命令,所以守城士兵在见到张鲁和夜羽两人出现在城门附近的时候,才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紧张神色。

而黄权作为刘焉心腹之一,依照刘焉的吩咐守侯在城门处,也正是为了防范张鲁出逃的情况出现。

除了这处城门,刘焉也早就在成都城另外三面布置人手。

“瓮中捉鳖”,正是昨天夜羽和刘焉所谈时提到的,想不到刘焉早就已经如此安排,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只是因为顾忌贾龙余党实力依然分布在益州各处郡县,不容小窥。

刘焉自从入蜀第一天开始,就已经在策划削减贾龙,进行让自己一手掌控益州大权的行动。夜羽和张鲁两人只不过是适得其会,引发刘焉贾龙两方势力冲突激烈化的导火线。

点头者,仍旧是刘焉自己。

眼下一切将成定局,刘焉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半点纰漏。

黄权眼皮轻垂,淡淡道,“翔实还是和祭酒一同回住处罢了!”

夜羽缓和的脸色蓦然变化,双目精光罩定黄权,冷然道,“公衡信不信我和公琪两人会硬闯城门?”

张鲁双手举至腰间,仿佛任何时间都会出手的架势。

“信!”黄权重重点头答道,右手举过头顶,朝前轻轻一挥。

异口同声的一声断喝几乎震耳欲聋,城墙上的墙垛后,蓦然出现并肩而立的大群守城士兵,手中握着早已经搭上弦的箭枝坚硬角弓,低垂朝下,目标直指夜羽和张鲁两人身躯。

反射着天空阳光闪闪发光的铁制箭头,深然入目,让夜羽和张鲁两人暗自惊心动魄。

与此同时,城门内侧,闪出一列列精神抖擞,杀机腾腾的长矛兵。

浓烈的惊人杀气,瞬间弥漫在城门处的每一寸空气之中。

进出城门的人群顿时鸡飞狗跳,顺间乱成一团。

大惊小怪的咋呼声彼此起伏,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群开始骚动。

刺耳的推门声轰隆隆地传入每个人的双耳之间,显示着此处的城门正在逐渐关闭。

夜羽出人意料露出一个讥讽的表情,手指黄权蓦然捧腹狂笑。

黄权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波动,退入长矛兵后列,提气大喝道,“所有杂人,即速回避,否则休怪弓箭无眼。”

“轰!”地一声巨响,城门正式关闭,将里外的人群分隔在两个不同的空间。

漫骂声响起,原本打算出城的人流开始缓缓朝后移动。

夜羽和张鲁两人孤零零地立在最前方,面对黄权和一众士兵。

夜羽踏前一步,立在张鲁身前。

黄权眼皮猛然跳动,低声喝道,“翔实勿要挑战我的耐性!此事乃大人吩咐……”

“废话!”夜羽拔出天清剑,遥指黄权。

凌厉的剑气缠绕夜羽浑身,明确无误的表明夜羽的念头。

躲避在夜羽身后百丈之外的大街两旁远远观望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惨不忍睹的表情,心头同时转过一个念头,“这两人肯定是都是疯子!”

喜怒不露于色的黄权终于为之色变,低声喝道,“放箭!”

浓密的箭雨仿佛蝗虫过境一般,黑压压地连天上的日光都掩蔽,铺天盖地朝夜羽和张鲁两人飞射而来。

刘府后花园中,刘焉手持一把精美剪刀,聚精会神地修理着从天下各处收集而来的奇华异草。

一名探子,静静地跪在花园入口处,向刘焉汇报成都城内的任何异常举动。

“夜羽和张鲁两人突然出现在成都西门,黄权大人劝说无效,现在已经开始交战。”

刘焉缓缓摇头,夜羽啊夜羽,老夫居然从来没有料到你如此胆大妄为。“你说只有夜羽和张鲁两人吗?另外那五十多名五米道随从哪里去了?”

“的确只有夜羽和张鲁两人而已!”

刘焉沉吟片刻,道,“继续查探消息!”

领命而去的探子与一名刚刚赶来的探子拆肩而过,从同僚的眼中分明看见一丝兴奋之色。

“报!成都东门发生骚乱!吴懿大人正在指挥人手平息骚乱!”

“东门?”刘焉眼神一动,询问道,“是五米道教众吗?”

虽然大部分五米道教中已经分别跟随张鲁和张修两人离开成都,但这并不表明五米道已经放弃在成都城的经营。

作为益州境内的最大城池,成都城是五米道最大的根据地,在此早已经扎根各个基层,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地就放弃成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