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司徒王允(下)(2 / 2)

三国游侠列传 夜轩冕 1868 字 2020-10-26

王允听出夜羽语气中的讥讽之意,只觉得自己脸皮发胀,老脸不由地一红,低哼一声道,“小儿怎知国家大事。”

夜羽冷笑一声,道,“那么!司徒大人又何必在小子身上浪费时间呢?”

王允既然语气如此不善,自己又何必和他客气。

夜羽本身就是傲气十足之人,分外受不得他人对自己的轻视。

王允虽是当朝司徒,在董卓势力和士人集团中都能够左右逢源的重臣,但即使这样一个人,也不能如此蔑视夜羽。

夜羽心中冷笑,如果你王允无法和吕布合力,又怎么能够真正的铲除董卓?

王允见夜羽口风不对,心知自己和夜羽之间再交谈下去也是无益,当下闷哼一声,拂袖而去。

夜羽虽然口气不佳,但所说之话,仿佛句句带理,任由他心中虽然极不舒坦,也无法开口争辩。

眼见夜羽大嘴一张唾沫横飞,分明一副意犹未尽的架势,天知道他口中还会说出另外一些更加难听的话。

自己就算再待下去,只会越发感觉难堪而已,干脆来个耳不听为净。

他前来英雄楼,本来是为了想从夜羽口中探听曹操之意。

可是最后竟然连询问的话都没有说出口来,就这么空手返回司徒府。

夜羽眼望带着一腔怒气而离去的王允背影,心头冷笑。吕布已经很明确地说明自己的立场,是绝对不可能主动出击,接触王允等人的。

王允若固执如此,怎么与吕布合作?

吕布雄伟的身躯出现犹如鬼魅般出现,拦住了夜羽的视线。脸上浮过一丝惊讶,朝夜羽点头道,“王允怎么会来找翔实?”

这的确是一件很难以让人置信的事情。

因为夜羽不过是一名江湖中的游侠而已,王允却是职高权重的朝廷重臣,两人身份地位都相差巨大,再加上原本就无任何瓜葛,本应该像是绝对不会碰面的平行线一样。

像吕布自己和夜羽的关系,则另当别论。两人是在吕布奉命追击曹操的过程中相识的,所以后来才能够相互交往。

夜羽苦笑一声,道,“那老头来找我,就是为了痛骂我一顿,结果我火气一上升,倒好,骂地他老脸通红,灰溜溜地跑回府了。”

吕布宛尔笑道,“他是为了何事,才会来找翔实麻烦的?”

“还不是为了我出手替李儒挡下刺杀者的事情?”夜羽嘴巴一撇,皱眉道,“那日我和温侯所说的那个既得董卓信任,又被天子看重的重臣,就是这位肝火一时上升,跑来骂我的倔强老头了。这下倒好,变成了冤家,日后温侯想要和他合作,倒是麻烦重重。嘿!”

吕布动容道,“原来翔实所言的果真是他?”

那日吕布和夜羽分手后,返回府中一直思索夜羽所说的能够与自己合作的人选。

吕布虽然也想过王允的可能性,但王允对待董卓的态度,也正如他表面上对待董卓,同样的必恭必敬,丝毫没有让人起疑心,因此吕布才琢磨不定。

而另外一些朝中大臣,不是威望不够,就是明显不得董卓信任而被吕布排除掉。

眼下夜羽直接说出口来,他虽然大感惊讶,但心头也是一片恍然。

好个狡猾的老狐狸,居然将心事隐藏地如此深沉,我居然从没看出来。

“这王老头出身名望,又素有清名,年轻之时就是因为与张让等‘十常侍’处处争风相对而,名闻天下,其刚烈让人赞叹。这样的人,突然之间居然会和董卓同气,实在难以让人想象。”夜羽呵呵笑道,“他随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就举护羌校尉杨瓒行左将军事,执金吾士孙瑞为南阳太守,并将兵出武关道。此明为应付袁术,实是为反攻董卓所为。“

“王允的这个建议,最后并未被董卓采纳!不过我想,温侯应该比我更清楚武关道的重要性。”

武关道乃是终难南山脉通往南方的两条大道之一,是长安通往楚豫两地的咽喉之所;而终南山的另外一条即是著名的子午道,通往巴蜀之地,夜羽入蜀出蜀都是经子午道。

终南山离长安东南不够三十里,横亘关中南面,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乃是长安城的天然屏障。张衡(不是张鲁的老爸,而是制造地动仪的大科学家,文学家)的名著《西京赋》曾描述,“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之险也。”

吕布思索片刻,不由地动容道,“关东联军既被徐荣阻拦在函谷关口,难以西进。但如果董卓果真听说王允的建议,派遣杨瓒,士孙瑞两人出兵武关道的话,只要暗中勾结关东联军,那么关东联军就可以将留下一小部分军力在函谷关口牵制徐荣的部队,却将另外大部分军力转移南下,轻易地通过武关道,便可长驱直入关中之境,直取长安。嘿!想不到王允竟然能够想出如此狠辣的计谋!”

夜羽心中暗笑一声。

王允最终还会算计到你吕布的头上哩!

历史上,王允就是通过挑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使吕布和董卓反目成仇,最后董卓终于死于吕布之手。

势力庞大的凉州豪强集团自此江河日下,后来董卓部下李傕郭汜等人虽然卷头重来,攻入长安,挟持了献帝,也不过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回光返照而已,最终仍旧难逃覆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