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口的保安大叔吃瓜之余感叹骨科之花李医生总算有了人家。
早高峰的人潮里都有类似的讯息传播。
科室黄主任见到李娟笑着说:“假期将近,看来安排你春节值班有点不够人性啊。”
李娟当时就思密达了。现如今消息传播的太快了,她就在楼下耽误了十分钟,黄主任都知道了。都怪吴庸,非要在大门口腻歪,真是一只巨婴,不过人家心里怎么有好喜欢的感觉。
吴庸也腻歪的不行。作为男朋友,撒糖宣告主权不是应有之义吗?要是不做作一下说不定还被腹诽呢。
那就再来一波。
转身去花店订购99朵红玫瑰,花店老板刚刚开门营业就迎来一个大单,高兴地亲自送货上楼。
于是,刚刚换好白大褂准备工作的李医生再撒一波狗粮。一大束火红欲滴的玫瑰送过来,白色心形卡片上写着“鲜花赠佳人,开心每一天。”
科室同事们都无心工作了。平时单身状态的李医生这是要高调官宣婚讯的节奏,单手狗们羡慕嫉妒,妹子们更是眼馋。
门诊楼前,吴庸开车离开。
体现情商的时候到了。
既然今天已经在众多“芳邻”面前出现,登门拜访在所难免。
于是,毛脚女婿提着大包小包提前送礼来了。理由很正当:要过春节了,提前拜年。
放假在家的王老师很高兴接待了他。闻声赶回的李国忠也没有多言。
拒绝了午饭安排,吴庸归心似箭。张磊没打电话过来,昨夜没有异常。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吴庸打了电话给老爸,要到一个购物清单,正式开启过年模式。
葱姜蒜、酱油味精鸡精……桔子苹果酥梨,瓜子花生南瓜子,烟酒茶,都买一些。好在车大,尾厢装不下还有后排座位。吴庸推了三个购物车出来装车,热心的保安师傅出来帮忙。年末的超市真是人潮拥挤,超市专门安排一个打包小组免费提供各种纸箱和胶带,帮助顾客打包。很会做生意。很多骑车前来购物的客人图个方便也选择在此购物了。
这么多人买东西,买买买,像是不用花钱一样。其实就是直接体现国人对过年的重视程度。没有第二,永远第一。
爸妈本来要自己来买,不放心他一个年轻小伙子不会挑拣,货比三家。但老爸这几天没有时间,他在抓紧时间练车。据说成绩不错,教练说通过的可能性很大,他自己也很有信心。驾照还没有拿到,已经和老妈许诺要去朗上自驾游了。
来的很陡嘛,老爷子。
吴庸很高兴这种转变,要是过去,他们断不会接受一台车的消费。哪怕是旧车,哪也要烧油买保险的。在爸妈的字典里,能省则省,一丝一毫皆是生活的不易。
“我到家了。”中午时分,吴庸紧赶慢赶到了家。妈妈在做猪血丸子,吴庸搭不上手,就自己搬东西进屋。
宁远地方风俗,春节晚辈给长辈拜年,不空手上门,烟酒茶糖自然不可少。既然条件改善了,吴庸准备了半箱中华,四箱老窖,旺旺礼包一打……
物质可以让人愉悦,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礼轻情意重那也看对谁。礼多人不怪嘛。多不多看家底。
吴庸搬东西的动静引来了邻居们的议论。大家都得到了统一答案,那就是吴小子发财了,又买新车新房,过个年买这么多高档烟酒,那点东西值好几万。好在宋小菁不知道那套化妆品的价格,一盒化妆品就抵得上一箱老窖了。
小孩们来看热闹,吴庸打开糖果包装请大家自取。这一来更加热闹。
吴庸不喜欢放烟花,但风俗如此,吃过午饭开车去镇上买了十箱大小烟花回来。除夕早上就要开始放烟花,天亮之前要吃饭,这是千百年来此地风俗。大年初一早上同样如此,早起吃饭,吃完饭再开门,年就过完了。但之后的拜年模式才刚刚开启。初一上午先是各家邻居互相串门。到了大年初二,回娘家是主要活动,给外公外婆拜年。
各地风俗不一。川渝地区,大年初一要祭祖扫墓,之后才是串门走亲戚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