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完胜(1 / 2)

送走贫弱 龙堂传人 2210 字 2020-10-26

来时九千,回去的时候近两万,李隆立这次战果颇丰。对这一万多俘虏,李隆立是放心的,因为他们已经被彻底降服了。这种降服是心理上的,是印在脑海里的。本来是十比一的人数优势啊,就在这一个月里,李隆立愣是赢了,而且赢的毫无悬念。并且其自身的伤亡极小,死亡人数连300人都不到。这是战神啊!对了,还有那神奇的步枪,自己如果有了一把,说不上也能成为勇士的。这是这一万多俘虏的心声。

军官还是军官,士兵还是士兵。李隆立没有打破投降军队百夫长以下的编制,只是换了上层的军官,整编完成后,立即向天水方向挺进。李山带领2000人,其中含1000名俘虏,留在了天水。

“头,你赶紧派人来啊!我可摆弄不开这一摊。”李山可怜巴巴地说。

“人,我会给你派!还要多派。不过,你要有当熙秦路都总管的心理准备。”李隆立坏笑着说。

“哪真不成,我就是个奴隶娃子。这不,跟着你几年,才学会了几个字。你赶紧派一个大将来,我当他的副手行不行。”李山央求说。

“我到哪里弄大将去。你别难为我啊!你知道,我们起家的队伍就是你们三个山河江海。从军的多姓李,搞石油的多姓赵,搞工业的多姓陈。你就好好的给我在这里待着吧。这里也没有什么大事。东面有我,南面的南宋是吴援他爹的部队,吴援已经回到他爹身边给我们要兵去了,他不会轻易和我们起争端的,你只要在陇西派驻一营兵守住谷口就行。如果西夏兵来攻,你就撤到天水来,给我报告就行。”李隆立很具体地吩咐说。

就这样,李山算是答应住下了。大军来到天水,不用进攻,守城的金国士兵一哄而散,李隆立部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天水城。住了三日,补充好粮草,正要东行,忽报有人求见。李隆立让其进来。

“是吴援!”李隆立遂起身相迎。正瞌睡呢,枕头来了。

“李大将军,下官回来了!”吴援在阶下抱拳说。

“回来的好啊!我正想派人抓你归案呢!”李隆立冷冷地说。

“下官有负所托!惭愧!惭愧!”吴援不动声色地说。

“可有吴将军的书信?”李隆立板着脸问。

“没有!我只带回来了五万人马!”吴援不卑不亢地说。

“这就算是吴将军的书信了。”李隆立脸色和缓下来。

“家父说,不便写信。毕竟你还顶着金国都总管的官帽。他怕南宋朝廷一旦追究下来,不好解释。”吴援解释说。

“这样也好!五万人,都是些什么人啊?肯定不是军人,要不吴大人不会这么大方的!”李隆立很有兴趣地问。

“都是些归正人,据说是兴、洋两地反金的义军。求大人接纳他们。”吴援央求说。

“归正人?既然认可他们归正了,为何不让他们加入宋军?宋军还怕人多吗?饥民都可以大量的收,为何不收他们?”李隆立连续问起来。

“这个下官不知,大约是朝廷怕他们中间有金国的间谍。因此放也不是,杀也不是,只好将其圈养起来。”吴援老老实实地说。

“这是给我出难题啊!不过,我不怕。陕西四路不是汉人的人多了,这些归正人好歹还是汉人,并且是有些血性的汉人。好了,这些人我收下了。记你大功一件。嗯,正好你来了,你就在这里协助李山守天水吧!我任命你为熙秦路副都总管。”李隆立缓缓地说。

“谢大人!”吴援一听高兴地说。

“五万人?减去老幼妇孺能有多少人可用?”李隆立问。

“回大人,这些人大多在四十岁上下,还多是单身。所以宋朝朝廷不好安置他们。”吴援如实说。

“这样就更好了。我部这次一下自歼灭了金军10万人,想必会留下很多寡妇。我想想,本次熙秦路(以后分临洮路、凤翔路)出兵最多,临洮府次之。嗯,就把这些人留在熙秦路吧。你给我挑选3000年龄稍微小一点的随我东行即可。”李隆立吩咐说。

“下官得令。”吴援满意地说。

“五万人来,总得给带几个千夫长吧!吴将军是不是太不够意思了?”李隆立又想起了这事。

“李将军,人,我给您带来了,哪个臼炮的事情您是不是应该兑现啊?”吴援没有理会李隆立的进一步要求,急切地问。

“这个没有问题。200门大小臼炮,都在李山处放着,你随时可取。至于臼炮炮弹的制作办法,我写给你就是。”李隆立轻松地说。

“原来臼炮出自大将军之手。”吴援有些仰慕地说。

“不是,不是,是另有其人。只不过,我已经得到秘方。”李隆立摇摇头说。

“李大人还说过要给南宋20台煤油发电机,并给安装好。”吴援提醒说。

“这个,需要到榆林去提。不过,我当时要的可是三万军士,吴将军拿五万归正人来搪塞我是不是也有些欠缺啊?”李隆立开始计较起来。

“是有些欠缺,不过军士都是在籍的,确实不好送给你。”吴援诚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