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陈友惇(2 / 2)

送走贫弱 龙堂传人 2169 字 2020-12-16

“他有这本事,一定是个能人,快快给我引见一下。我要重用。”李隆立高兴地说。

“这家伙有点傲,姚国师收下他,很是费了一番功夫。”袁得功提醒说。

“人有傲气不怕,只要他有傲气的资本。”李隆立很是理解地说。

“嗯,巧了!他来了!来来,友惇,大王要见你!”袁得功热情地介绍说。

“友惇见过大王!”陈友惇轻施一礼文质彬彬地说。

嗯,这是啥梗啊!这么文质彬彬地一个人,不会也出自三佛齐吧?李隆立很是惊讶地看着陈友惇。“先生去过中原?”李隆立很客气地问。

“没有去过,看过一本书,介绍的是中原地区的风土人情。我记得有这么一首宋词,写的不错,印象很深。‘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陈友惇朗朗上口地背诵起来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等等,辛弃疾今年才18岁,他领兵南下是1161年,这首词是他啥时候写的,我记不住,但肯定是在1170年之后,也就是说,最起码是在9年之后。这肯定是一个从后世来的人啊!尼玛,又有帮手了。听我的!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李隆立念出的正是辛弃疾的《西江月·堂上谋臣帷幄》。

“大王,好文采啊!”陈友惇故意感叹说。

“得功,你去忙吧!我和陈先生探讨一下唐诗宋词,好久了,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李隆立随即说。

“大王本就不该让胡泳去当高官的。我们这些人,一说唐诗宋词,就没有一个能跟你搭上帮的。大王,我看您就让友惇当你的秘书中丞吧!”袁得功推荐说。

“行啊!你去吧!你再另找一个副职吧!陈先生以后就随我了!”李隆立满口答应说。袁得功高高兴兴地走了。

“为什么不早现身呢?你看我现在难得!局势堪忧啊!”李隆立用有些埋怨地口气问。

“我怕你这朝不用那朝人啊!现在看来你不是。再说,也没有啥见面礼。”陈友惇缓缓地说。

“要啥见面礼啊!你早点现身就是最大的礼!”李隆立很随和地说。

“我和姚忠是在巴厘岛遇上的。我被困在巴厘岛已经有十多年了,出又出不来,整天跟那些野人在一起,早就习惯了。真想就此了结一生了。看到姚忠在巴厘岛栽种橡胶树,我才想起来我是一个从后世来的人。就这么着我就跟姚忠出来了。可是姚忠并不知道我的身份。想着跟他来南美建功立业,谁知道他却早走了。我猜是试验出了问题。”陈友惇分析说。

“你俩谁早?”李隆立追问。

“姚忠,应该没有编号。我是一号。”陈友惇说。

“我说吗?他知道后世的事情很少。斯文老人怎么会让这么一个人过来。合不来啊!”李隆立忖思说。

“我还不是更合不来!要不是姚忠去巴厘岛,我还在野人堆里混呢!我说,你来南洋都好几年了,咋就不派人去巴厘岛呢?”陈友惇怨气很重地问。

“就那么大一个小岛,我看不上啊!美则美矣,可是其上面没有我要的资源啊!我哪有哪个闲情逸致去玩赏呢?一天到晚忙的要死!真是受罪啊!”李隆立叫起苦来。

“安排我个啥差事?”陈友惇问。

“夏商王国的丞相,我还给陈兴留着,要不你先凑合着干。”李隆立试探着说。

“你这体制有问题,南美洲离南洋那么远,隔着一个太平洋,你我在世还好,可是以后呢,就不好说了。斯文老人是不会一直朝这边送人的。我建议你成立一个国家联盟。这边还是建立一个国家地好。”陈友惇缓缓地说。

“我一开始也是这个打算。不,大力支持姚忠自立的。可是他最后又不愿意了。非要成立一个行政区。”李隆立解释说。

“除欧亚大陆外,就数美洲最大了。你应该把首都搬到这里来。这里才是咱们的根本。你有些舍本求末了。”陈友惇建议说。

“可是,后世亚洲是中心啊!”李隆立争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