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赵志毅去世(2 / 2)

送走贫弱 龙堂传人 2346 字 2020-12-16

“你拿来图纸,我就开始大减肥。”萨武和李隆立打起了嘴官司。

“不愿干就算了。”李隆立脸一仰说。

“随你吧!为了上一次天,还得饱受三月口腹之苦,不值得!”萨武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李隆立气得直瞪眼。

李隆立一行继续西进,到了铁四角矿区。肖明忠的弟弟肖建忠现在是这里的主管。钢铁工业总公司刚刚从铁道部分出来。这里的铁矿、冶炼厂、铁河河谷里所有已经建成的水电站和建在铁矿附近的工厂,除垂直管理系统外,都属于铁河经济特区的管辖范围,李隆立的用意是要肖明忠统筹负责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肖明忠矿山开采经验丰富,也有铁路管理经验,又管过自家独立的发电厂,干这活最合适。

“把铁河河谷发出来的电用好,用净,就是你的主要任务。机械制造业,不再扩建了,但是钢铁产量还是要大量增加的。用处一个是铁路,二个是水电,三是造船。”李隆立开始给肖明忠面授机宜。

“电冶炉我是外行。建忠,这事就看你的了!”肖明忠先把担子压在了他弟弟身上了。

“你来了,这事好商量。哎!大王,你是不是觉得我刺头,不好管啊?”肖建忠不满地问。

“有这个意思,你,李忠贤、刘方亮干活都是好样的,就是个性太强,我叫老肖过来压压你们。另外,电力这一块,发电和输变电供应早晚是要分家的,让老肖来也有筹划这个的用意。”李隆立直言不讳地说。肖建忠是肖明忠的弟弟,李忠贤是李海的弟弟,让别人来还真平了这个坑。

“你们三个以前一定是让大王多操心了。”肖明忠瞪了肖建忠一眼说。

“也不是,他们三个以前干得都很好,这不,都升你们的官了。就是,就是,他仨不是一个槽上的驴,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我只好把刘方亮调到船舶工业公司去了。”李隆立笑着说。刘方亮是刘世民的从堂侄。

“不怨我啊,是李忠贤不懂装懂,非要干涉我管的一摊。刘方亮催我建电冶炉,催的我屁股冒烟。”肖建忠分辨说。

“露原形了吧!以后再找你算账。”肖明忠狠狠地说。

“算账就算账,反正以前也算过!”肖建忠低下头小声说。长兄比父啊,不服不行!肖建忠是肖明忠在台湾当了营长之后,把他从家乡带出来的,还是他的引路人。

“刘方亮走了,电力这一块没有人挑头,我先把这一摊管起来!以后,可不是你屁股冒烟的事情了,我叫你浑身冒烟。”肖明忠继续发狠。

“铁河流域有很多、很好的耐火铝矾土矿藏,具体位置我不清楚。要放水,先修渠,可以先从这方面着手。要逐步减少对金夏那边资源的依赖。以前,我只注重煤炭、钢铁了,耐火铝矾土开采的本地化,我没有注意到,这事,我也有过错。”李隆立诚恳地说。

“大王,是我不对,我有等米下锅的想法,没有主动去找,也没有问过您。”肖建忠赶紧做自我批评。

铁路和铁矿基本上不用分家,以前李忠贤、肖建忠、刘方亮本来就各掌一块。肖明忠把刘方亮以前掌管的那一摊接过来就是了。安排好肖明忠的事情,让方守珍回去接受炸药、弹药厂,李隆立又开始在各水电建设工地之间的巡察、指导。今年只有两个工地要截流,任务轻松了很多。但是,后宫的几个女人还是需要时常安慰安慰的。大儿子李继尧已经18岁了,婚事还没有定下来,这又是一件挂心的事。李继尧现在跟着他舅舅方守珍干活。他是原夏商王国大学的第一届理科毕业生。李隆立本来是想让他协助陆游筹建中夏王国国立大学,当教师的,可是方守珍攥着不撒手,他拿方守珍又没有办法,就随他去了。

在巡察工地之余,李隆立主要办了两件事,一个是小型客机的设计,原来他是有一个设计的,已经交给陈山了,可是,哪个太小了,只能坐5个人,这次他要设计一个大点的,12个座位的。二是筹划进军非洲。现在轰炸机已经有了,5座的客机也有了,在其基础上设计就可以了。第一,机体要加宽加长。第二,安全系数要增加。第三,乘坐的舒适度要提高。第四,他想让飞机飞得更高些,起码要达到海拔6000米。因为横贯南美大陆的安第斯山脉有不少高峰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这无疑会增大难度。

只要在临时首都(得功省得功市)住下,他都要和陈山一起去查查电脑,就“改退”问题去探讨一番。至于筹划进军南美的事情,他和李山、李河等人分析,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一次移民要过万,二是要有三艘登陆舰和对应的装甲车辆,三是陆海作战部队至少要3000人,四是铝矿开采、加工人数要1000人,五是海岸守护部队1000人。六是空军含地勤人员要1000人,七是航空工业总公司至少要有300人随行。这样算起来,就要16万多人了。现在的中夏王国没有这个能力啊!不,有是有,但是要倾全国之力。李隆立知道,现在除自己之外,恐怕没有几个人支持自己进军非洲的计划的。原因吗?地盘已经足够大了,并且人烟稀少。

咋办呢,先把登陆舰及相应的装甲车辆造出来吧!装甲车辆好办。有履带推土机的底盘和发动机,有载重汽车的底盘和发动机。配上火力输出系统和装甲系统就行了。因此军工工业总公司的第一箭射出了。接受机械工业总公司在得功省的推土机厂、载重汽车厂,转产生产坦克车和装甲车。机械工业总公司已经启动了位于铁四角地区建设的新厂。第二箭还是军工工业总公司的,在金夏第二机械工业总公司的支持下,和船舶工业总公司合建登陆舰制造厂。这事,算是有了着落。同时,萨武接到了小型客机的制造图纸以及工艺、工序规程指导书,开始试制两种型号的小型客机。这,已经是1164年9月的事情了。

10月13日,随同来自金夏(澳洲)运输船队的到来,一个噩耗传来,赵志毅去世了,还是无疾而终。一个喜讯传来,张隆兴同意以现在北美的一块地盘(后世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的华盛顿州、俄勒岗州)和军队、舰船、移民,交换现在仍旧属于中夏王国琼岛(海南岛),并附带着有他亲笔签名的国书,一式三份,连中间见证人赵志毅都签字了。

事发突然,李隆立进军非洲的热情陡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真的就是这样吗?不,是未出师,姚忠、赵志毅就先走了。是不是下面就该要轮到我了?是进还是守?朝哪个方向进?这是摆在李隆立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一连三天,李隆立闭门不出,一是对赵志毅的痛悼之情,二是他要思考一下下一个目标和方向在哪里。三是张隆兴是不是会趁机占领华夏王国(南洋诸岛及中南半岛南部)的地盘。第四个是自己还能活多久?

时间可以冲淡哀伤之情,三天以后,他略微平复了些情绪。目标、方向,北美。不再和他们交换地盘了。华夏王国的地盘,只要张隆兴用强,就会被逐个攻克,自己要去,就要冒着大打一场的风险。这是自己最不希望的,同胞之间相残啊!不去管它,只要张隆兴想要,就随他去吧!尽管这些地方原来是属于自己的。这一地区最好的出路就是自己独立。也许,张隆兴不会要的,南宋离他那么近,他都迟迟没有动手。只能寄希望于他的善良和良知了。至于自己吗?活就干,死就算,活一天就要奋斗一天,反正自己的前世就是一个频临死亡之人,现在,已经赚20年了。算起来,自己如果在前世还活着的话,已经60岁挂零了,也算可以了。

召见王友直,李山看到张隆兴捎来的国书之后马上就去办了。此时的王友直正寄居在宗泽省,等待有什么消息从大明朝那边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