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注罗来了(1 / 2)

送走贫弱 龙堂传人 1928 字 2020-11-27

下面就是如何准备了。注罗人远道而来,在控制住马来半岛东部,取得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之后,一定会停留一下的。他们不会有机动船,因为船体积太大,需要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才能到达这里。也不会去亚洲大陆,因为其距离太远。如果他们从陆路攻击李江去的占婆地区,这个更不怕,有现在占婆和吴哥王朝挡着,起码一年内没有危险。至于转移之后的赖承志、秦学师他们,处于那么一个小角落里,估计对方是看不上眼的。如果其分兵扫荡这一地区,赖承志部有3000支步枪,还有一艘300吨的战舰,自保一阵是没有问题的。对方有一个特点,要么烧杀掳掠一阵,要么进行笼络,只要其臣服就行。不像自己进行大量移民,谋求永久性的占领。当然,这个办法也很慢,很费力。

怎么准备呢?先不去管他,等从澳洲和台湾的人回来再说。现在,只准备些臼炮就行。啥臼炮啊?就是一个黑铁筒子,后面封死,只留一个引信口,从筒子口填进去一个黑色炸药的发射包,前面加一个小于筒子口直径的炸药包,炸药包里装填上黑色炸药,黄色炸药,加上铝粉。他娘的,我烧死你!我这可比南宋的喷火油柜厉害多了。哪个刘宝能火烧金兵的战船,难道我就不能火烧你注罗国的战船吗?尼玛,这几个从后世来的混球,脑袋瓜子肯定进水了,或者被门挤了,也或被驴踢了,竟敢收买这样一伙人来东亚捣乱。你就是有几百上千只步枪,又能如何,你船上又没有子弹工厂,我把你的后勤供应链拉长,再斩断,我看你能撑多长时间。

李隆立去准备了。先去清泉岛熔化经初烧过铬铁精矿,浇筑了100个黑铁筒子,拉回来让方守珍将内径镗好,李隆立就去忙炸药了。嗯!有了高能的黄色炸药,还去制造低能的黑色炸药,这不是退步了吗?可是,没有办法,李隆立还没有找到朱砂矿,找不到朱砂矿就得不到汞,没有汞就没有雷汞引信(雷管)。虽然李隆立现在有了很多的高能tnt炸药,可是依然不能自己生产引信。现在用的,是赵河、陈河从陕西带来的。逐渐地坐吃山空不行啊,李隆立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在矿山开采中,用黑色炸药引爆黄色炸药。说白了,就是黑色、黄色炸药混用。如果不是造不出来雷汞,李隆立早就上马子弹、炮弹制造厂了。这次黑色炸药的用量不小,李隆立指导着新成立的军工部集中配置了一批。台湾产硫黄,运来了不少,有现成的硝酸,只是将硝酸和硝石的比例换算一下就行。然后就像包粽子一样,把黑色炸药加铝粉包裹起来,再裹上一层聚氯乙烯塑料膜就行了。聚氯乙烯塑料薄膜还是陈河从陕西带来的,数量不多。诗里亚这边由于火力发电站的功率太小,还没有上这个项目。做好了准备,李隆立就去捣鼓酚醛绝缘树脂去了。杂苯有现成的,甲醛吗?需要现造。至此,李隆立才感觉到自己和张隆兴那边的差距太大了。当初民用工业和基础工业有陈兴主持,军火工业有张隆兴主持,两人分工合作,构建起来了一个基础的工业体系。自己这边呢,工业项目本来是等陈兴过来主持的。可是陈兴不来了,虽然送过来了一批设备,可是咋着也不会全套啊!没有办法,自己来吧。搞一个快速的,木材干馏,从木材的干馏液中提取甲醛。又是忙活了一个月,还要在诗里亚、香蔻地之间来回跑,终于,酚醛绝缘树脂算是有了着落。碳刷不好办,没有石墨。如果用焦炭制作,需要加温到2500度。卡在这里了。那就先试制这个硅铁片吧。石英砂好找,硅铁比,经过多次试验可以得到。可是其加工工艺要求太高,依旧没有成功。

就这样,三个多月过去了,去澳洲的人,台湾的人,都陆续回来了,李隆立的发电机、电动机设备制造,还没有一个影子。懊丧!一股懊丧的情绪,充斥在李隆立心里。外敌将至,内工不行,是“内工”,不是内政。李隆立对夏商王国的内政治理,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是民心安定,官吏清廉。不清廉不行啊!就是高官也见不到银子。都是帐对账。银子都在财政部、商贸部管着呢!

召集高层长官会议,通报情况,布置工作,等都到全了一起说。“三个月前,得到三花省塘报,咱们西边的邻居注罗国兴兵犯我三花省边境。咱们军力空虚,你们都不在家,我已经明令赖承志部暂避其锋头去了吉兰丹。不过三个多月过去了,这都要到春节了,也没有得到其继续东进的塘报。这事不能算完,三花省地处马六甲海峡的要冲,我们丢了马六甲,就等于断了一条财路。怎么办?大家先考虑,三天之后咱们再说这事。我先说说这边的情况。咱们自己可以制造步枪了。虽然产量还不高,一月100支。可是可以扩大产量的。有了娃娃,不愁长不成大汉。这三月多我在家就捣鼓发电机了,还有两项没有着落。今年,不对啊,好像春节已经过去了。也行啊!君臣同忧,你们是在路上过的,我是在炉前过的。按照西历,现在已经是1153年2月了,咱们的正月。是初几还是十几,我也记不清了!”李隆立颇为尴尬地笑了。

“大王,今天是正月初九。”秘书中丞胡泳说。

“胡长官啊,这是你的不对,过年也不提醒我一声。”李隆立开起来胡泳的玩笑。

“看你那么忙,再说这里天天吃的都跟过年似地,我就没有说。”胡泳说得全是事实。

“别纠结这里,说吧,派谁去澳洲?派谁去台湾。台湾这次可是来了近两万人。早定下来,在台风季到来之前,还能再跑一趟。”吴应山催促说。

“哎,严明,你咋来了?”李隆立忽然注意到台湾省的高官严明来了。

“湊着送人,过来看看,想去澳洲。不知道让不让去?”严明扭捏地说。

“世民,要不你也去澳洲看看吧!带严明一起。哟,柯基来,你的副手叫什么来着?由他领航就行了。”李隆立拍了拍脑门,没有想起来柯基来副手的名字。

“他是上门女婿,现在当官了,现在恢复了原名,叫刘效忠。”柯基来回答说。

“这几年,运输队最忙,也最累。有功必赏,升运输船队为夏商王国航运部,任命柯基来为部长,刘效忠为副部长。你俩都官升一级。”李隆立随即说。

“谢大王!”两人齐声致谢。

“两万人,不能都去澳洲,要不,咱们这边就没船可用了。”李隆立念叨着。

“大王,12艘小铁壳船已经全部拆解完毕。废铁已经交给牛清泉了。拆解下来的煤油发动机,经过维修,已经全部装在新造的大木船上,当辅助动力。这样的大木船我们目前已经有10艘,一艘可以载500人。另外,造船厂现在每月也有3艘大木船出厂。”唐作新立即回答说。

“我距离造船厂很近,却不知道这件大事。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国王啊!”李隆立真诚并歉意地说。

“不,是大王太忙了。我见过你几次,给您打招呼,您似乎不愿意理我,我就只能等这个时候给您汇报了。”唐作新立即解释说。

“这是大好事啊!大家都埋头干事,咱们夏商王国何愁不富啊!”赖承志颇为感慨地说话了。“我先说说我管的一摊吧!今年肉蔻、丁香大丰收啊!我想可能是这种树越采越旺。丁香21万斤,肉蔻6万斤。另外,我还移植到另一个岛上五万株树。能卖多少钱大家知道,我就不说了。”赖承志很是自豪地说。

“应该嘉奖!”李山立即提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