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黔东之行(二)(1 / 2)

忘川笔记 聆风听雪 1521 字 2020-04-02

汽车继续在山间公路上行驶着。

山路就是如此,一旦下雨之后,很容易就会起雾。不多时,山路周围就多了许多的雾气。

云贵地区,多为高山,沟壑纵横,城市所在之地也多在山区。叶枫他们一路开车过来,几乎都是在翻越各个山头,不像北方,一马平川的。

黔东毗邻湘西,而他们这次所要去的地方也是一个苗寨。叶枫是汉族,以前也从未踏足过苗疆,对于苗人许多稀奇古怪的传闻都是通过行内的一些灭妖师口口相传得知的。

他们这一行,不是除妖就是在除妖的路上。行内的一些灭妖师们曾涉足苗寨,他们回来之后说的最多的事关于苗人的“巫蛊”之术。

相传,苗、瑶、畲等少数民族擅使“蛊术”,这“蛊术”在网络上传得神乎其神,据说但凡中蛊之人,死状都及其难看,而且在死前还会经历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

苗人之中,修行蛊术之人多为妇人,而且多为“老妇”,这些老妇,外面的人称呼他们为“蛊师”、“巫师”,但是苗寨的人一般不这么叫,苗人称这些懂蛊、养蛊的老妇为“草鬼婆”。

叶枫曾经和一个苗人灭妖师打过交道,当然了,这苗人灭妖师并不是黔东地区的。这苗人灭妖师告诉叶枫,旧社会时期,苗汉两族很少通婚的。其中原因并不是什么族规问题,苗人豪爽,敢爱敢恨,族规对于婚姻爱情并没有太多的限制。

之所以很少通婚,多是因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的不同。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这“蛊术”作祟。

汉族男子在与苗家女子结婚之后,会偷偷地向族内的懂“蛊术”的老妇求一道蛊,然后他们再将蛊种到丈夫的体内。这种下的蛊姑且称之为“情蛊”吧。

被种下“情蛊”的汉族男子平日里并不会感受到什么异样,这“情蛊”也不会对男子的正常活动造成影响。但是在结婚之后,男子一旦变心,女子就会按照“蛊师”的教授的方法激活男子体内的“情蛊”。“情蛊”激活之后,男子的五脏六腑就会被体内的“蛊虫”吃的一干二净,最后在痛苦中死去。

正是因为这“情蛊”的厉害,所以在旧社会时期,苗族女子纵然别有风味,汉族男子一般也不敢去“招惹”。人生数十载,哪个男子真的敢保证只对一个女孩动心?况且,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热恋的时候,恋人的眼里只有对方。结婚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爱的感情自然会慢慢地淡去,此时维持关系的更多是责任。

夫妇之间难免会有争吵,争吵之后,女子难免会胡思乱想。认为男子变心了,然后,就激活“情蛊”。很多苗女就是在一怒之下做出了不理智的决定,事后虽然悔恨,然而却已经无法挽回了。

叶枫曾问过除了给汉族男子种下“情蛊”,那苗人女子会不会也给自己的同族的男子种下“情蛊”呢?

苗人灭妖师告诉叶枫,也会,但并不多。这苗寨之中都是相熟之

人,往上数三辈,亲戚连着亲戚,大家都太过知根知底了,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两个同族之人结婚,女子一般很少会“种蛊”。就算种下了,也不会去激活,毕竟上面有两边的长辈压着。

同族结婚,女子种蛊的情况一般发生在两个苗寨的人联姻,女人会给男人种蛊。但由于两边都是苗人,古话说的好,“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跟谁玩聊斋”。男女双方都懂一些,女方这边刚一种下蛊,男方那边就会找自己寨子里的蛊师给破解了。

这苗人灭妖师说起这“情蛊”的时候是很嗤之以鼻的,原因无它,因为“情蛊”这东西实在是太过主观了,在他看来,完全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这情爱之事,本来就是人们自愿,哪里需要这个么鬼玩意来束缚。

与他有同样的想法苗人有很多,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情蛊”就渐渐消失了。苗族灭妖师说了很多关于“蛊术”之事,其中还让叶枫感兴趣的事“斗蛊之事”。

一般来说,一个苗寨之内,只有一个“蛊师”,各个苗寨的“蛊师”时常会相互一较高下,而这比试之法,就是“斗蛊”。所谓的“斗蛊”,就是一个“蛊师”种蛊,另一个“蛊师”去破解。

输的哪一方,日后见到赢的哪一方都得绕着走,同时,逢年过节的还得奉上三两猪头肉、半斤糯米酒、外加一些零碎的黄白之物。

一般而言,两个苗寨里的“蛊师”并不会轻易比试,还有若是一个“蛊师”见到一个人被另一个“蛊师”种了蛊,他也不会轻易的帮忙破解。因为一旦贸然出手,就等于下了“战书”。但有一种蛊例外,这种蛊就是“情蛊”。

身中“情蛊”之人找到“蛊师”帮忙,“蛊师”一般不会拒绝,同时被种“情蛊”的“蛊师”虽然也会察觉到“情蛊”被破,一般也不会过多的追究,破了也就破了。

…………

车内,秦琳津津有味地听着叶枫说着这些事情,待到叶枫停下之后,秦琳好奇道:“那现在苗疆还存在蛊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