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
考古现场,传来阵阵欢呼声。
终于找到古墓的门了。
考古已进行十余天,每天都很忙碌地发掘。
然而,始终没找到古墓的门。
今日之所以挖出古墓的门,是因为马有德给出了新建议。
康国强对马有德更信服了。
不需要任何工具,也不需要了解啥信息,仅仅靠一双眼睛,观察现场,就能发现现场的线索。
这种能力,一般人不具备啊。
只有马有德这样的老前辈,经验丰富,才能轻松做到这一点。
古墓门外的泥土被清理干净,露出两扇石门。
石门宽大,又很高,足够两米高。
现场人员试验了多种方法,包括而不限于推门,拉门。
还包括在大门上方挖个洞,进入内部,打开石门。
然而,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没效果。
比如说在大门上方的石壁上凿洞。
这个想法挺好的,但实现难。
因为石门被锁死了,一动不动,很难打开。
如果打不开墓门,那么,这次的考古就是失败的,惨淡收场的。
康国强自己想不出有效的办法,找马有德请教,如何打开墓门。
马有德站在墓门前,紧皱眉头,他也没有思路啊。
思索良久,他兴奋地笑起来,想到办法了。
他命帮工,在墓门上方20厘米处,打一个洞。
要把这个洞,已经打穿,这样才能让人进入。
马有德根据经验,猜测墓门后面被巨石挡住了,成了一个死穴。
这是古人建古墓,最喜欢用的招式。
为了保护墓葬的安全,避免死后被盗墓贼光顾。
所以,古人下葬后,往往设计精巧的机关,将墓门锁死,不让外人进来。
于是,就有了当前的难题。
当下,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要不然没办法进行后续的事情。
马有德想到的办法是,在墓门上方凿洞,通过这个洞,进入古墓内部,从内部打开墓门。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虽然有风险,却是当下最有效最可能实现的办法。
马有德的设想挺完美的。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难题。
墓门所在的位置,位于山脚下。
周围的泥土非常的坚硬,还碰到山体。
从当前的情况看,马有德提出的这个办法,很可能用不上,因为凿不穿山体,压根没资格进入古墓内部。
马有德着急现场的专业人士,商量如何解决这个。
大多数人沉默,没有啥有效的办法。
还有人提议,用炸药。
炸药的威力相当大的,别说一个墓门,即便是这座山。
只要装上足够的炸药,引爆炸药,就可能把一座山炸为土坑。
然而,这个提议遭到了马有德,还有康国强等人的强烈反对。
因为,年代久远的古墓内,总有一些奇怪的空气。
可易燃易爆,一旦发生爆炸,整个古墓都可能完蛋。
他们讨论许久,也没讨论出更好的办法。
会场陷入诡异的沉默。
一直没说话的吴富贵,站起来,“我来试一试吧。”
推荐:stylereenda{font-sizepxlor6dd4padding0px}style